返回第一千七百十九章 九月初一(第1/2页)  汉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吴争正在往北赶。

    为了争取时间,走得是水路,水师张名振亲自护送吴争北上。

    之前,宋安接获长林卫急报,说是清吟传讯,沈致远有了回归之意。

    这个消息,让吴争欢欣之余,更是心急如焚哪。

    衡阳古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混子,会吴争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那么,沈致远的回归,就等于为吴争打开了北伐的大门。

    此消彼涨啊!

    吴争怎么可能还按捺得住,于是一闻讯,便迅速北上。

    北伐,起始于清军突袭海州,致使蒋全义泰州卫一部全军覆没,更使海州满城百姓,成了鞑子屠刀下的冤魂。

    用吴争向建兴朝奏折上的话说,“此报不报,何以为人?”

    建兴朝向清廷宣战,说到底只是为了震慑。

    其实谁心里都明白,五年多的战争,不单是建兴朝,连清廷都打累了。

    这或许只是为了心中一口气,亦或者是双方僵持过程中,一首插曲。

    于大事无补,于士气有益。

    朝廷这边宣战,那边的征兵,其实仅仅在做个样子,连左、右京营和卫国公的建阳卫都快养不起了,再征兵组建新军,那就是加速窒息了。

    应天府的宣战,只是“热闹”了三、五天,大街小巷喊了几天口号,渐渐地,君臣、官民兴奋劲过去了,日子照旧过,歌照唱、舞照跳。

    可吴争在心底酝酿着,在小心地筹谋着? 在所有人不经意之间? 把一场仅限于局部的战役,慢慢扩大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

    至此? 大将军府已经向北投入了泰州、吴淞二卫? 第一军一万八千人,加上钱翘恭的风雷骑和后来突袭泗州的蒋全义新编营? 总计兵力已经超过五万之众。

    受吴争邀约,李定国大西军已经在麻城周边囤积大军超过三万人。

    建兴朝廖仲平左营? 已经完成二万大军部署于滁州清流关一线。

    卫国公夏完淳的建阳卫? 已经攻入庐州,兵锋直指合肥。

    如今,战局渐渐明朗,这样的规模? 如果还叫一场局部战? 恐怕谁都不会信了,清廷自然也不会再信了,特别是一旦沈致远倒戈,清廷必然会警觉到青州、济南、天津直到京畿的危险。

    吴争也已经不再隐藏心思,没有必要了。

    离开杭州府前? 吴争又下一道令,急递出一道奏折、三封亲笔信。

    军令是? 张名振、王一林率水师即刻北向,炮击大沽口? 择机登陆天津,配合步兵光复青州、济南及天津三卫。

    三封信分别送给李定国、夏完淳、廖仲平。

    北伐战争? 自这一天? 建兴二年九月初一? 正式开启。

    ……。

    沂州以南,郯城以北,有一条山脉,名为马陵山。

    这山没有高峰,但跨度很大,南北临沭、郯城,至江苏新沂,它属于低山丘陵,虽处于北方,可更象是南方山系。

    吴争和沈致远的会面,就选在马陵山所处沐水东岸。

    这倒不是怕敌人闻讯阻挠,如今的沂州、郯城被沈致远掌控,而马陵山以东,皆在北伐军的势力范围之内。

    赣榆城被鲁之域、钱翘恭二部合围,唯一的出气口就是北面安东卫,根本无力出城扩大势力范围。

    所以,选在此地,无非是二人都急着会面所致,一个往南、一个往北,择日不如撞日,凑巧在此遇上了。

    二人见面之时,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这不关权力、阵营,也无关于长时间的分别。

    这只关乎,二人都认为,对方,是自己绝对可以信任的人,就算互为对手,哪怕互为敌人,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