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16.第一千七百十一章 蒋全义到得正是时候(第1/3页)  汉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泗州是个大城,人口明显比盱眙多,拜音图迅速征召起五、六千青壮充入城防,但拜音图还是很谨慎的,他暂时没有将这些青壮送上城墙,而仅是用他们做些杂役。</p>

    可这种情形维持不了多久,拜音图就发现了这支军队的不同之处……敌人的火枪竟不需要装填,是连射的。</p>

    从古至今,守城都是以人多为第一要点。</p>

    拜音图也不例外,他将城中所有可作战的军队送上城墙,可这样一来,遭受的第一波重创,也就更夸张了。</p>

    蒋全义装备的不是连射步枪,而是“机枪”。</p>

    军工坊做不到将连发装置小型化,只能装于体积硕大的“机枪”身上。</p>

    这“机枪”重达三百多斤,单一个支架,就是六十多斤。</p>

    这比小炮还重了,好在,有吴争在,一切都不是难事,构件的分拆,到战场后组装,这就使得运送的最大问题得以解决。</p>

    不多,蒋全义三千人就装备了三十六架“机枪”。</p>

    可这种武器,配合着百门小炮,特别是射开花弹的小炮,那对于城墙上的守军士兵,就是一场灾难。</p>

    拜音图不知道,他打惯了血肉横飞的正面肉搏战,虽然也知道火器的远射,可他根本不往心里去,他只知道,想攻破自己防守的城墙,敌人就得上城墙来。</p>

    可惜他错了,消灭了有生力量的城墙,那还是城墙吗?</p>

    “机枪”的弹体,呈圆柱型,每粒装填了近一两精制火药,威力相当大,对于这种“非标”府城的城墙,打上去泥石飞溅,露出一个不下三寸的坑。</p>

    虽然射速并不高,但相对于打一枪就要装填的步枪而言,已不可同日而语。</p>

    三十六架机枪与小炮开始射击时,城墙上守军就象被镰刀挥过的稻穗一般,齐唰唰地倒下。</p>

    蒋全义甚至没有一丝迟疑,就下令步兵攻城了。</p>

    这种巨大的伤亡,还没有让拜音图认识到凶险的临近,他还在以为,再好的火器,也需要装填时间,他下令往城墙上补充青壮。</p>

    可随后他就发现,在敌人火器不间断地射击时,城墙上的守军根本没法抬头,就更不用说向城下挽弓或者直腰抬枪口射击了。</p>

    这仗还怎么打?</p>

    拜音图终于懵了,被打懵了。</p>

    半个时辰,蒋全义部占领泗州北门,单就北门城墙上,所遗清军尸首,就不下千具。</p>

    拜音图率残部向西溃退,泗州城光复。</p>

    蒋全义没有下令追击,而是在西门留下一支偏师防守,他随即率余部出东门,对盱眙城对岸正在渡河的清军,展开了突袭。</p>

    天晓得清军遇袭时的心理有多崩溃,身后可是泗州城大本营啊,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