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08.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气吗(第1/3页)  汉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所以,无论这辆试运行的火车,给了马士英、李颙如何“惨痛”的教训和难忘的记忆,大将军府从上至下,已经心照不宣地认定了火车的巨大作用,这样一来,事情就好办了,只需要不断地去改良和完善,而不是从根本上去否定。</p>

    老成但不老实的熊汝霖,当时有一句豪言,“如果此铁牛可以耕地,熊某保证,三年时间,大将军府所辖之地产出的粮食,提高至少三成。”</p>

    吴争当时毫不客气地转头对宋应星、戚道昆等人道:“一年,你们只有一年时间,孤要看到火车速度提升五成……。”</p>

    宋应星坚定地答道:“我愿立下军令状。”</p>

    吴争随即道:“载重也要翻一番。”</p>

    吴争自然不想将视其为“神器”的火车,当作大型卡车来定位。</p>

    宋应星稍有为难地道:“想要载重翻一番,牵扯之多,恐怕不能在一年内解决。”</p>

    吴争就象没听见,“左布政使想要的铁牛耕地,理论上是能达到的,将动力轻量化、便携化和低成本化……两年,本王至少要看到样机,如何?”</p>

    宋应星愣了半晌,最后梗着脖子道:“如果王爷能提供足够多的银子和人手……宋某或可一试!”</p>

    人手不缺,华夏从古至今最不缺的就是人。</p>

    银子,银子,还是银子……吴争无语了。</p>

    ……。</p>

    大将军府确实缺银子。</p>

    这五年多的时间,就没一天不缺银子。</p>

    可缺归缺,日子不是照样过吗?</p>

    相反,与财政司长年窘迫的困状相比,坊间经济却是非常的宽松,也是,华夏从不缺少银子,特别是江南,有明以来,海外贸易的丰厚利润,几乎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p>

    而民间沉淀下来的财富,甚至需要专门挖地窖去埋起来。</p>

    准确地说,大明确实失去了一个称霸世界的良机。</p>

    早于西方数十年就开始萌芽的初级商业资本,因为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仅被埋于地下,而转化不成再生产力。</p>

    而吴争一直以来就在做这件事,引导巨大的存量资本进入流通,这本就是最大的金融改革。</p>

    不需要用武力抢夺、更不需要进一步分化阶级,将馅饼不断地做大,促使了江南资本如滚雪球般地壮大起来。</p>

    江南商会,毫无疑问,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具实力的标志。</p>

    不管政治、不论立场,只要是银子,就可以入股。</p>

    江南商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包容性,将整个中原及东南沿海乃至海外番商,统统揽了进来。</p>

    吴争没有持有江南商会的股份,除了江南商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