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72.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颙舌战双儒(一)(第2/3页)  汉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兄弟被害……听闻令堂(嗣母)闻变,毅然绝食殉国,临终嘱咐先生道,我即使是一个妇人,身受皇恩,与国俱亡,那也是一种大义。你非他国臣子,不辜负世代国恩浩荡,不忘记先祖的遗训,那么我就可以长眠地下了……敢问先生,可还记得乎?”</p>

    “你这是何意?”</p>

    “学生意思很简单,连一妇人都能大义殉国,何况我等七尺男儿?”</p>

    顾炎武愤然道:“顾某是贪生怕死之人吗?我顾虑得是江南数千万黎民百姓的生死、福祉!”</p>

    李颙反驳道:“说句得罪的话,江南黎民百姓的生死、福祉还轮不到先生顾虑。有道是人自欺则天欺之,人自强则天予之……国破家亡之际,人,须自救而非待人救。”</p>

    “可伦理纲常,吴王毕竟是臣,恃手中军权肆意违旨抗命,必将受世人唾骂……你一小小幕僚,也敢妄论军政、国策?”</p>

    李颙慢慢回头看了一眼吴争。</p>

    吴争却与宋安聊得起劲,也是,文人吵架,那据经引典,着实听得头痛。</p>

    在场就行,听,吴争就没兴趣了,他要的,只有结果。</p>

    吴争见李颙转头看自己,挥挥手道:“聊你们的,就当本王不在。”</p>

    这话让所有为之一懵,这不甩手掌柜吗?</p>

    好在吴争终究是在场,这也平息了黄宗羲、顾炎武一半的怒气。</p>

    李颙得到吴争变相的鼓励,回头怼道:“将在外君命尚有所不受,何况是吴王殿下,大将军府虽属朝廷旗下,可毕竟令出二门……。”</p>

    “放肆……尔敢挑拨陛下与吴王的关系,分裂朝廷吗?此罪当诛!”顾炎武怒斥道,再朝吴争道,“吴王可听见这厮狂悖之言……还不将他拿下治罪,以儆效尤!”</p>

    其实李颙在话出口后,也感到一丝惧意,有些事做可以,但说不得。</p>

    他不由自主地再转头看向吴争,不想,此时吴争连头都转过去了,侧对着众人,和宋安象是聊到了兴头上。</p>

    李颙胆子为之一壮,笑应道:“我朝自洪武始,便广开言路,怎么……亭林先生想开以言获罪之先例吗?”</p>

    顾炎武得不到吴争的回应,一时气急。</p>

    终于,一直在边上“观战”的黄宗羲沉不住气了,随即加入了战团。</p>

    “以言获罪自是不可取,可不包括狂悖谋逆之言行。”黄宗羲已观知吴争态度,也就点到即止,重新将争执行向出兵沛县的问题上,“区区沛县,得以无益,胜不喜、败则必会引起徐州城防危急,是智者不为矣。况且,旨意毕竟是旨意,在这等微波之事上,吴王落一抗旨恶名,更是智者所不为。”</p>

    李颙微笑道:“梨洲先生素来提倡天下为主,君为客,时常道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帝王一家之法……怎么,到了今日此时,也想拾故人君要臣死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