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10.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劝捐(第1/3页)  汉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S:感谢书友“书友20180809042005532”投的月票。</p>

    满清得半壁江山才不到五年,做事还是需要讲些“道理”的。</p>

    毕竟是“劝捐”嘛,哪能撕破脸皮,刀兵相向?</p>

    那不成了强盗抢劫了吗?</p>

    所以,朝廷的颜面,多少是要顾忌些的。</p>

    加上,这八大皇商,可是皇太极生前钦封的,头上也有三、四、五品的顶子。</p>

    不是多尔衮想杀,就轻易能杀的。</p>

    多尔衮无奈之下,采纳了刚林的建议,用迂回方式,直击晋商最要害之处。</p>

    那就是,查晋商这两年商贸往来的帐目。</p>

    这一招,非常厉害。</p>

    原本商人的帐,朝廷查个屁啊?</p>

    所以,晋商们根本就没在意过这点,除了少量确实见不得人的帐,会立即销毁,其它的,该是什么就是什么,绝不会去刻意造假,因为本身就是给自己看的嘛。</p>

    朝廷要查帐,而且是由户部带着军队来查。</p>

    晋商们自然群起反对。</p>

    但多尔衮只用了最简单的一句话,直接粉碎了晋商们的最后防线。</p>

    多尔衮道,本王接到密报,一众晋商有暗中勾结南面义兴朝的罪过,为证晋商清白,不妄不纵,须彻底查办。</p>

    这下,晋商们傻眼了。</p>

    其实他们是“无辜”的,清廷前三次向他们索要“义捐”时,给了几府盐铁等禁榷的专营权,同时也清楚,这些盐铁大部分是贩往江南的,简单地说,清廷是默认的。</p>

    哪想到,这次为了索要“义捐”,突然就翻脸不认人了。</p>

    晋商此时才明白,官字两张口,这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p>

    这要是查下去,事实俱在,就会被扣上“卖国资敌”的谋反罪名。</p>

    终于,晋商服软了。</p>

    他们不但应允了多尔衮的三百万两,还允诺多捐三百万两,以资助清廷组建水师。</p>

    多尔衮得到了他想要的,在布木布泰的干涉和斡旋下,终于下令,不再追查下去。</p>

    布木布泰为了安抚晋商们,唱了白脸,在她的提议下,授予了晋商独特的对外贸易特许经营权,简单地说,就是变相的“走私权”。</p>

    ……。</p>

    几天之后,吴争得知应天府的这场血腥“清洗”,心中五味杂陈。</p>

    他明白,这场变故,带来的绝不是太平,而是冲突的前兆。</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