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79.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半月谈(第2/3页)  汉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报纸其实很早就出现了。</p>

    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实行的是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p>

    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驻京办事处,这个办事处叫做“邸”,各郡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主官之间做联络工作。</p>

    他们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正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p>

    这称之为邸报,一直延续到明朝。</p>

    到了清朝,邸报更名为京报。</p>

    吴争其实早就想将报纸推向大众,这是开启民智最快速的方法。</p>

    可一直以来,大将军府所辖之地,连年的战争,加上嘉兴以北各府一直被战火笼罩,报纸没有合适的运作环境。</p>

    而且,当时民间识字之人确实不多,一个县,收拢识字这人,也就百中取一,这还是因为江南比较富裕。</p>

    但眼下不一样了,单就绍兴、杭州、嘉兴、松江四府之地,三大院校的生员加起来就有万人</p>

    之众。</p>

    这还是一届,三年多了,年年都有招收,年年都有毕业。</p>

    所以,将报纸推向民众的时机到了。</p>

    一户人家中,只要有一人识字,就可以将报纸的内容说给家人听,并解释清楚。</p>

    吴争推行报纸的用意,其实只有一个。</p>

    让百姓明白,什么才是国家、民族、正朔。</p>

    只有明白,才可以真正去选择,而不是人云亦云的随波逐流。</p>

    而对于陈子龙的任命,其实是吴争考虑甚久的结果,陈子龙有才是公认的,当然这才,更多指得是文才,文才也有分类,陈子龙的文才,更擅长的是诗词歌赋。</p>

    明朝的进士,在当时的社会中,几乎是全能的。</p>

    科考考的不仅仅是文章,在明末时,同样增设了武科(不是武举),这也是史书上经常看到,明明是进士文人出身,同样在带兵打仗,而且还打得不错。</p>

    譬如钱肃乐、张煌言等人,都是正经的进士、举人出身,可一样能带兵打仗。</p>

    陈子龙也一样是进士出身,但他的偏好,更适合谋划、编撰。</p>

    但吴争用他,也并非仅仅是陈子龙笔杆子过硬,而是陈子龙的性格,为求目的,不择手段。</p>

    五年时间,治下十一府中,旧势力、旧观念只是蛰伏,而非被清除。</p>

    既然时势不允许吴争用更为激烈的手段,那么,文攻不武斗,成了吴争眼下唯一的选择。</p>

    所以,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