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15.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绝(第2/3页)  汉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令。</p>

    坏消息是,江北急报,有大量清军南下,人数不明,已经攻破宝应、槐树镇,蒋全义部损失惨重,已经向池二憨、鲁之域部求援,此时正向南溃退。</p>

    中性的消息是,长公主已经继位,大典将在三日后举行。清廷使团已在长江边上,只要义兴朝同意,便会立即渡江进行停战谈判。</p>

    吴争被这四个纷乱甚至矛盾的信息,几乎搞晕了头。</p>

    王朝先水师进入江浦水域,让吴争有了与尼堪决战的底气。</p>

    可江北突然出现不明兵力清军,并且已经南下,这让吴争不由得恐惧起来,江北三部加起来兵力也就两万出头,只要一部崩溃,那就是前功尽弃。</p>

    问题是,恰恰是这个时间,清廷突然派出了停战谈判的使团。</p>

    清廷究竟想要做什么?</p>

    多尔衮究竟打得什么主意?</p>

    能迅速击败蒋全义,并迫使蒋全义不断南撤,清军一定兵力远胜于蒋全义部。</p>

    否则以蒋全义的心性,打不过也得咬敌人一块肉下来的脾气,断不会在短短一天功夫,仓皇南逃至此。</p>

    那么,清廷是想决战吗?</p>

    这说不通啊。</p>

    尼堪所部虽然依旧占据大胜关,可十二万大军,至今日折损几近七、八成。</p>

    就算剩下的都是八旗精锐,也难挡沥海卫、京卫、建阳卫合力一击,因为水师的到来,可以迅速阻断江浦方向对尼堪的补给。</p>

    这对于一场双方合计近十万人的战役而言,胜败几乎已成定局,无非是时间长短和代价高低的问题。</p>

    可为何清廷一面派大军南下,一面派出使团呢?</p>

    吴争最后作出判断,清廷是在虚张声势,准确地说,应该是多尔衮想以战促和。</p>

    拿江北战场的胜利,来弥补尼堪部的败迹,由此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的利益。</p>

    想通了这点,吴争同样下了三道令。</p>

    派人向朝廷传言,应允清廷使团渡江进行谈判,但应允时间定在明日,也就是说,留出了一天的空隙。</p>

    再派人向江阴方国安传令,令其部迅速渡江北上,前往泰州与蒋全义会合,并将池二憨、鲁之域、蒋全义三部归入方国安统一指挥。</p>

    最后传令王朝先,立即封锁江浦水域,在此水域,所有船只禁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