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先生方才所言正值天下大乱之际须有一明主统一发号施令,学生不以为然,先生之言前提是须有明主,可当今圣上当得起明主二字吗?”
“大胆!”
“放肆!”
黄宗羲终于怒了,和顾炎武同时喝斥道。
可这次李颙已经不再回头看吴争,他平静地道:“当今圣上拥二十一府之地,千万百姓,外不能震慑敌寇、号令北伐,内不能于民生计,先有钱庄、银号弊案,后有群臣叛逃……如今,天子坐拥二十余万大军囤兵南岸,却坐视北伐军被敌合围而不救,苍天在上,公道自在人心!如此君王,岂可称明主?”
黄宗羲面目激愤,可一时难以反驳。
顾炎武怒极反笑,带着一丝讥讽道:“小子可知,当今圣上乃吴王拥立?”
这话令李颙脸色大变,回头看向吴争,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语病了,这不是指着和尚骂秃驴吗?
果然,吴争的脸色变了,他已经慢慢转身,正面对着众人。
吴争看着李颙,好一会道:“之前你问本王可是神仙、圣贤,本王回答,不是!既然本王不是神仙、圣贤,那岂能无过?犯错不要紧,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对吗?”
这话令李颙脸色一喜,他知道吴争没有因此怪他。
可这话听出黄宗羲、顾炎武的耳朵里,如同雷霆,二人冷汗淋漓。
什么叫知错能改?
这是改的事吗?
是不是发现拥立错了皇帝,就废了皇帝重立?亦或是自立?如同早年将朱以海从龙椅上一把拽下?
别人这么说,听听也就是了,没人当真,可这话出自吴争之口,那就没人敢不当真!
吴争兵力不多,二十万,相较清廷根本不在一个等量级,相较西南、西北大顺、大西军,更是不及五成之数,哪怕相较义兴朝明军,也是少了三成以上,可举世无人敢轻视北伐军,因为这是打出来的威风!
能枭首多铎、枪杀多尔衮,至今还圈着博洛的人,谁敢轻视,那就是自己找死了。
黄宗羲、顾炎武陷入了惊恐,他们不是惊恐于自身,而是惊恐于,这要是吴争真因此起意,废黜皇帝,那自己二人,就成了青史罪人了。
世人绝不会去理会此时发生了什么,只会记得,是黄宗羲、顾炎武在徐州城逼反了吴王。
然而,吴争却并不自知,或者说,这就非他本意。
“二位副使难道就不能容本王几天?”
听听,听听,这语气多谦逊?
这可是吴王殿下。
黄宗羲、顾炎武相视一眼,迅速明白了吴争的用意——威胁!
不着痕迹地威胁!
先展露出霸气,再予以和善,无往而不利!
简单、粗暴,但,有效。
黄宗羲、顾炎武不由得心里叹了口气,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再犀利的嘴皮子,那也没处使啊。
顾炎武问道:“陛下已经明旨撤兵,臣等奉旨和谈,若吴王执意重启战端,臣等只能返回京城,向陛下禀明原委,由陛下定夺。”
吴争随手一挥,道:“时间不够,本王等不了这么久。这样,二位先生与秦王合拟一道折子,传于夏完淳、廖仲平二人,不用多,只须六天光景,接下来的事,由本王担责,绝不让二位先生为难……如何?”
顾炎武迟疑道:“吴王高抬臣等了,臣等有何权力去更改陛下的撤兵旨意。”
吴争见顾炎武推托,慢慢皱起眉头,“本王礼敬二位先生,那是认为二位一意为公,心怀社稷百姓……可二位千万别当本王傻。”
这话说得是有来由的,这支使团是用来和谈的,且有亲王带队,这不仅代表着朝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