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八章 战争尾声(第1/2页)  汉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只有钱肃乐沉默着,百官猜测钱肃乐这是在避嫌,毕竟他是吴争的泰山嘛。

    面对文武群臣异口同声的拥立,殿阶上的朱媺娖从短暂的震惊上回过神来,她突然有了一种惆怅和失落。

    这事的始作俑者是她自己,可真正成功了,她却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整个天下,知道吴争真正身份的人不多,可她知道,还是她亲自策划了这一切。

    可眼下,她却似乎有些后悔了,吴争不是明室,这个事实困扰着她的心。

    更重要的是,她已经醒悟到了这件事的直接后果,那就是吴争将成为她的皇兄,此生……再也无缘!

    这对朱媺娖是一种割舍不去的疼痛,她太需要依靠了。

    怀着复杂的心情,朱媺娖木然开口道:“兹事体大,须镇国公回京商议之后,再作定夺……马相留下,本宫有事相商。”

    郑叔适时尖声呼喊,“退朝!”

    在满殿众臣的愕然目光中,朱媺娖离开奉天殿。

    群臣确实不解,长平公主原本就时常流露出退位让贤之意,况且她是个女子,哪怕身份尊贵,可毕竟不能传承宗庙社稷,新帝登基,她如果从容相就,那会对她的将来地位有着明显的不同。

    这点,傻子都知道,可为何她在百官一片拥护声中,不表态呢?

    ……。

    相对于庆泰朝的纠结,满清朝廷都只有“震荡”二字能形容了。

    同样的奉天殿中,所有人哑雀无声。

    仪真、丹徒被明军所占,镇江失守,数万清军覆没,其中至少有一万多是八旗精锐,这还不算,八固山额真之一的李国翰竟葬送于此役,另一个固山额真叶臣狼狈逃至江心岛。

    八万大军围攻一个小县城,打了八天损兵折将不说,至今未能攻下。

    这种劣势,清军在入关之后就从未遇到过,恐怕连想都未曾想过。

    可这确确实实地发生了,最重要的是局势依旧在糜烂开来。

    此消彼涨嘛,江北十万大军,至今折损已经超过三成,原驻镇江府的清军覆没,这就代表着清廷对江东整片土地失去控制,清军将无法踏上这片土地。

    而仪真的明军若继续存在,那么将成为明军北伐的跳板,这就是根钻在心中的刺,如同原本镇江城对于明人同感。

    朝臣的意见分为两种,一种是洪承畴为首的怀柔,他刚出顺天府就被急召了回来,这才知道清军在长江两岸皆大败的消息。于是他建议立即结束这原本就不该发生的战争,而仪真、丹徒两役更是需要有人为此负责,矛头直指摄政王多尔衮。

    另外一种自然是多尔衮为首的主战派了,仗要到这份上,该丢的脸丢光了,既然如此,那就战到底。多尔衮认为,江心岛还在清军控制之下,朝廷应该迅速向江心岛增兵,从明军手中夺回镇江,并勒令吴三桂迅速歼灭仪真明军。

    奇怪的是,这两种声音的附和者都非常多,而且每种声音后面附和的人,满、汉皆有。

    这就难办了,声嘶力竭地争论,差点就上演全武行了。

    顺天府确实有十多万大军,可这军队能调往江南吗?

    这可是维持清廷统治江北的最后依靠,先不说能否压服北方已有异动蒙古各族,就说这十万大军南下,万一再失利呢?

    清廷的统治根基就会动摇,这个险冒得不值得。

    而与庆泰朝停战,或许损失了些颜面和土地,但至少以长江为界,明军还无力北伐。

    只要福建、广州还有西北平定,到时大军班师,再图江东不迟。

    明朝已经亡了,区区疥癣之患,何必争一时得失?

    最后小皇帝福临终于狠下心来,决定摆脱太后与多尔衮的“魔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