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学堂(第1/2页)  唐朝小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阿哥,起床了,快点啦,你要是再不起来,我就去叫爹爹来喊你起床。”阿狸看着杨一帆睡得跟个死猪一样,怎么叫都叫不醒来,心里不由得一肚子气,你说别人喊你你立马就起来了,我喊你怎么都喊不动。阿狸同学没有办法了,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春梦苦短啊,终于忙完了春耕播种,好不容易休息几天,却想起自己还有学堂的事情。都怪老爷子非要让自己去给孩子教书,自己的古文水平都是半吊子水平,让自己教书这不是误人子弟么。

    洗漱完母亲已经把早饭做好了,杨一帆刚坐下还没有开吃老爷子就发话了。

    “怎么起的这么晚,你不知道今天是学堂开学的日子。”老爷子总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着一衫不整的儿子说道。

    “这不是还早吗?谁家孩子去的这么早。”早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磨练的杨一帆知道,谁家孩子会积极去学校呢,尽量是能拖就拖,赶在老师进教室的前一秒能进学校就好了。

    “收起你那吊儿郎当的样子,这帮孩子你要是不好好教,你小心你那身皮。”杨铁牛看着自家儿子不以为然的说道。自己都怀疑让自己儿子当学堂的老师是不是正确的选择,他这般吊儿郎当的样子能不能教好村里的孩子们。

    “行了,孩子都这么大了,做什么肯定要自己的主张,你要是不放心你儿子,那你去给咱们村里的孩子去教书啊。”母亲杨氏看着自家当家的把儿子说的,没有好气的看着丈夫说道。

    “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啊,族学是咱们村里的大事情,三叔公当初让他去给孩子们教书我就一百个不同意,现在你在看看他的样子,我能放心吗?”杨铁牛虽然有点惧内,但是在这个大事情上还是觉得要说道说道自家儿子。

    “杨铁牛,你要干什么啊,还能不能过了啊,我儿子怎么就分不清轻重了,你大清早的就把儿子训斥的跟什么一样。”母亲看老爹把自己说的话不当回事,瞬间就毛了,把筷子放在桌子上说道。

    眼看父母就要发生一场世纪打仗,杨一帆赶紧发下筷子,安抚母亲。

    “老娘,你放心我心里有数,教一帮小屁孩我是手到擒来啊,你和我老爹先吃,我和阿狸先去学堂里。”

    快速的把碗里的饭吃完,夹着本书,带着阿狸闪离战场,去了学堂。

    “阿哥,学堂好玩吗?阿朵他们去不去呀!”阿狸看着自家老哥一脸老神自在的问道。

    杨一帆看着自己老妹很想告诉她,村里女娃应该不会去学堂。村里三叔公那帮老古董在自己提成让女娃去学堂上课的建议后,反对的那叫一个坚决,大有把自己当异教徒的样子。在他们的思维里男娃学到知识后,可以当官入仕,最不济也可以当个幕僚和账房。女子学知识有什么用,最终还是要嫁人,村里何必做给别人作嫁妆的事情。

    劝了很久,老爷子们的意思都没有松动,最后才协商让族里几个小姑娘去学堂旁听,杨一凡也只能接受了这个结果。

    村里的小道上,兄妹俩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这话。少年虽然年少,但身子已经长开,与成人无异。齐腰的头发披在肩上,头顶的头发用块浅灰色的方巾裹着,身穿朴素青色的圆领外袍,腰间一条枣色布革,脚下一双千层薄靴,腋下夹着一本书,虽然容颜不是盖比潘安宋玉,倒也显得谦和有礼。

    穿过村里的小道,兄妹俩终于到了学堂,等杨一帆到了的时候,村里的小孩们都整齐的等在门外,看着孩子们头顶的露水,他们在门外已经等了好久了。

    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对于知识的渴望,而自己还可笑的按照自己那个时代的孩子们的想法去推敲孩子们的想法。

    领头较大的孩子看着杨一帆推开了门,让大家排队站好,整齐划一的鞠躬说道:“先生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