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九章 李世民叹息,贤能,也是原罪啊!(第1/3页)  大唐从大都督开始到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时,朝堂之上。

    仍是乱作一团。

    高士廉与长孙无忌的势力,牢牢把控着朝堂的舆论导向,他们不断向李世民祈求严惩蜀王,以正大唐律法。

    而李世民,则是面无表情,正襟危坐在那里,一直没有开口。

    至于房玄龄和魏征等肱骨之臣,则是静静站在一旁,没有参与其中。

    朝中似乎在此时,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派系。

    一派是以高士廉为首的,以清流和吏部与户部官员为主的大臣们,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必须将蜀王李恪定罪。

    而另一派,则是以房玄龄和魏征为首的中立派,他们既不支持高士廉,也不支持李恪,就仿佛是看戏一般,在看着高士廉这些戏精演戏。

    “陛下啊!”

    高士廉见李世民久久无声,忽然间声音都有些激动了起来,他说道“我大唐建国以来,向来是以公正严明而著称的,陛下治理大唐,之所以能让大唐江山如此稳固,就是因为陛下赏罚分明,不因人而异啊!”

    “此时蜀王李恪已然触犯我大唐律法了,陛下不可不深究啊,否则我大唐千秋万代的江山社稷,何以巩固啊!又何以让百姓顺服,让江山永葆啊?”

    高士廉年岁本就已大,此时声音又有些激动和哽咽,所说的话,更是无论怎么听,都是在为大唐江山考虑,所以他的这一席话,力量当真是无比之强。

    便是房玄龄脸色都微微一变。

    这便是老臣唯一的优势。

    一哭二闹三上吊,满口为了江山社稷,满口为了大唐百姓,再有他们以往的功绩在那里,所以便是李世民,就算心中再不愿,也必须捏着鼻子,点头啊!

    李世民心里有些默然,他看着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在此时为李恪说话,不由得为李恪叹了口气。

    “恪儿为人贤能,不争权夺利,一心为了百姓,这固然是好,但坏处也有啊,正如此时,可能有几人为其言语,朕就能水顺而下,但现在终究是恪儿触及了太多人的利益啊!”

    李世民不喜欢结党营私,但有时却又不得不承认,若是皇子连结党营私的能力都没有,那又如何获得群臣的支持,坐上这至高无上的位子呢?

    他心中叹了口气,还未开口,便听到一声“陛下”忽然响起。

    “陛下!”

    这时,就见脸色十分凝重的岑文本忽然站了出来。

    他说道“陛下,臣有异议!”

    “哦?”

    李世民眼底深处精光猛然一闪,说道“爱卿有何异议?”

    岑文本环顾高士廉和长孙无忌一眼,旋即说道“陛下,微臣其实很难理解高大人他们的想法,这封信的内容微臣听得清清楚楚,信中蜀王殿下只是正常的预警而已,希望剑南道经略使可以加强守卫,保护百姓而已!”

    “这算是什么大罪呢?而且戍守边关,保卫边关百姓,本就是那剑南道驻军的职责啊,本就是经略使的责任啊,这些事就算蜀王殿下不说,他也应该去做啊,所以蜀王殿下充其量不过是事急从权,可能因为耽搁不了,才没有通过正常程序递交谏言的!”

    “但,这顶天也就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过错而已,可为什么在高大人和长孙大人眼中,却成了十恶不赦的存在了呢?”

    这次事发突然,连李恪也都没有想到,那谢同济会将自己的亲笔密信送到高士廉这里,然后高士廉又借此对自己发难。

    所以李恪也事先没有和岑文本沟通,没有告诉岑文本相关事情。

    故此岑文本一开始也很是发懵,不敢轻易站住来为李恪辩解,此时等事情全部清除之后,他才想清楚了辩解之言,这才站了出来。

    “哼!”

    可高士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