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9章 商议要事(第1/2页)  《大宋之少年大将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赤灵玉髓矿洞之中,仙雾弥漫,霞光四射,九幽亮银枪静静悬浮与空中,一条细小金龙缠绕其上,枪身绽放着朵朵金莲。更新快

    白凤仪狠狠地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以为眼前这一幕是自己的幻觉,可事实上,这就是真实发生的。

    经过一天一夜的蕴养,九幽亮银枪竟是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使得白凤仪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

    这里看起来宛若仙境一般,金莲、仙雾、霞光,这种种的异象让白凤仪都是看花了眼。

    他缓步走上前去,右手轻轻抬起,慢悠悠的握住九幽亮银枪。

    就在他握住枪身的那一刻,种种异象一齐消散,只余下淡淡仙雾弥漫四周。

    如今的九幽亮银枪终于是恢复了往日的活性,枪身之上的那种淡灰色早已消失不见。

    枪身之上还有着朵朵金莲,栩栩如生,随意挥动之下,依稀可以听见枪身之中传出的淡淡龙吟,想必这就是属于九幽亮银枪自己的枪灵!

    白凤仪当即在这洞中演示了一番五虎断魂枪法,抖出朵朵漂亮的枪花,每每用力极重之时,枪身之上的金莲便会呈现出淡淡幽紫之色,霎是神妙!

    一套枪法演练完毕,白凤仪便觉浑身舒泰,这一个冬天身上那种疲懒的劲道在这一刻统统卸掉。

    他也感受到这九幽亮银枪的不同之处,较之之前用起来要更为顺手,相同的力量所得到的效果要更强。

    心满意足的白凤仪瞥了一眼洞内,当即持枪直上,冲出这座矿洞,而后径直去向葫芦口,算算时间,宫中的传旨太监也快要到了。

    白凤仪的猜测也没有错,此时,赵桓刚刚写就一张圣旨,盖上玉玺大印,交给传旨太监。

    传旨太监刚刚离去,赵桓便是转过头来看向赵谌,眼神之中有些不解。

    “谌儿,方才你为何执意强调三千凤仪军呢?”

    原来,方才赵桓书写圣旨之时,赵谌突然对赵桓说道让白凤仪领兵三千出征即可,赵桓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也碍于一旁等候的传旨太监,便没有多问,这会儿传旨太监已走,赵桓终于是有了机会。

    “父皇,既然这件事情背后有着朝廷勋贵的身影,我们的一举一动便是他们所关心的,选派白凤仪大将军也是考虑到保密问题,不是吗?”

    赵家父子二人左思右想,朝廷之中能够躲过密探监视的将领只有白凤仪一人,不会参与谋反的也只有他!

    “而且白凤仪大将军的战力父皇最是了解,区区几万水匪,三千凤仪军已是足矣,既能保密,也能达到剿匪所需。”

    赵桓点了点头,听赵谌这么一说,倒也在理,三千凤仪军出动,想来不会引起什么注意,而且还能起到迷惑水匪的作用,倒也可行。

    这会儿功夫,传旨太监已是赶到了葫芦口,这一次赵桓特意叮嘱,事关机密,宣旨之时务必保证隐秘。

    因此传旨太监抵达葫芦口后,没有理会周围士兵投来的目光,而是在岳飞的引领下径直进入白凤仪大帐之中。

    帐内除了白凤仪之外再无一人,传旨太监回头看了一眼岳飞,还有所犹疑,白凤仪却是摆了摆手,示意岳飞留下。

    “这位公公,岳飞将军是我大宋股肱之臣,有什么密旨无需避讳与他,但说无妨!”

    “既然如此,小的也就放心了!”

    传旨太监临走之时见到赵桓与赵谌的一些细微表情便是知晓,这道密旨至关重要,不能有任何的泄露,因此他也是小心翼翼。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洞庭湖一带水匪聚众为患,特命御国大将军白凤仪领兵三千,三日之内出征,并有先斩后奏之权,钦此!”

    “臣,白凤仪,接旨!”

    短短一道圣旨,看似平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