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六零章 守望(下)(第1/3页)  抗日之幸存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零章 守望(下)

    “全椒大胜!歼敌数千!缴获敌人机枪大炮无数!!”天还没亮,全椒大捷的消息就在整个皖北战场传播开了。

    丢了南京、丢了济南、北方战线糜烂……中国民党军队太需要一场大捷了,一场阵地前的陷阱战,刚好碰上了准备孤注一掷的鬼子十八师团把重兵压在死亡陷阱里,意外成就了一场大捷。也不用管真假,军政部的宣传部门已经开始准备为全椒大捷作全国性宣传了,但是缩在战壕里的官兵们却一点都不知道他们将成为无数英雄传说中的一员,他们还沉浸在失去了近两百名弟兄的悲伤中。

    天已经大亮了,寒冷的北风把被炮火融化掉的冰雪再一次凝固起来,战壕里的士兵沉默地正在用钢盔把那些过道表面的冰渣子清除掉;如果不刨光它们,战斗打起来的时候在里边跑动很容易就被滑一跤摔个嘴啃泥。当然,如果真的打起来这些冰渣子很快就会被重新融化,但是融化的冰水又会让战壕里变得泥泞不堪,踩在稀泥里作战的士兵不到两天就会发现脚上全是冻疮。刚刚在换上从鬼子尸体上脱下来的军靴时,大家已经发现他们很多人的脚上都冻烂了,一处处冻伤黏在裹脚的麻包袋上撕下来就渗血,又疼又痒。

    一个背着竹箩的士兵的出现,马上引起了战壕里一阵骚动……

    “都原地坐下,坐下!别他妈像饿死鬼一样!”排长们喝止了士兵,顺道就把几个班长叫到一边去训话:“团长说的纪律都忘了吗?咋还像个大头兵?你们可是班长,管着十几号人呢!……”

    因为打了胜仗,一场大胜,一夜间歼敌一千一百余人,全是击毙;这一顿饭就是庆功宴,加菜了,热的!

    战壕里的官兵用脏兮兮的手捧着那些“粽子”一个个狼吞虎咽,那些粽子实际上就是用干竹叶包着便于运送的杂粮包,里头是玉米面、小米面、肉糠(稻米脱粒后加工第一层米糠)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其他当地土产杂粮干果混在一起蒸好的团团;是全椒父老现在还能拿得出来慰军的仅有的“美味”了!“粽子”闻起来很香,但进了嘴就会发现一点油水都没有,不过战士们已经很满足了——这是上了火线两天来在冰天雪地里的第一顿热食!

    运输兵还带来了那些硬梆梆的杂粮光饼,这些光饼有盘子大,在北风中只要放上一会就会变得像石头一样能把人的脑袋砸开;但它们却是士兵们平时最主要的口粮!只要把这些硬梆梆的光饼塞到贴身的衣物里捂着,它们就不会那么硬了,吃起来有一股自己的汗水馊臭,慢慢地啃,很耐吃。在被鬼子炮火封锁运输时这样的一块光饼往往就是士兵们在战壕里两三天的食粮!

    在火线上的士兵还好,能吃上干的,预备部队的官兵一天只能吃上两顿稀稀的杂粮糊糊!

    “粮食还够吗?如果我们在全椒守上一个月的话?”李添豪离开了前线,带着一个连走在路上。在他身旁的是全椒的各位名流士绅,身后则跟着一大队民夫——说是民夫也不贴切,该是全椒自告奋勇的乡亲父老;国民党军接连苦战伤亡惨重大家是知道的,每天从前线抬下来的伤员和阵亡的官兵都由这些乡亲们帮着安排护理和安葬。

    因为从南京过来的难民已经把南京的惨状、鬼子的凶残传遍了这一带,这些没有跟着逃难的乡亲对坚持抗战的军队表现出了空前的支持:战士很苦,但他们还能吃得上干的或者两顿稀的,全椒的普通老百姓已经是一天一顿全在用杂粮稀糊充饥了!

    “没问题,老朽虽无抓鸡之力,但却还有抗日之志;只要你们敢打,我们全椒父老就敢撑着你们打,你们敢死我们就敢陪着你们送死!”一个留辫子戴眼镜的老人非常激动地嚷着;滁县一带文人名流不少,但现在这些平日里只会吟诗作对的斯文人现在也开始捋起衣袖瞪眼睛了。每天都那么多伤亡,但大家还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