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三三章 挺身(第1/3页)  抗日之幸存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三章 挺身

    (……在最艰难的一段日子,我们在一线坚守的士兵手上也就只有十几发子弹,不是像电影里老喊的那样,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其实我们往往在一开始打的时候就用石头……摘自《祖爷爷的抗战回忆》)

    仪凤门和钟阜门都完全被炮火覆盖着,黑夜里看上去升腾起来的灰尘就像个大大的坟堆,但是后续的部队就那样义无反顾地冲进这个大坟堆。

    看到后续部队有人上来了,曹小民心里才踏实了些——他带上来的那个排在把登上城楼的鬼子打下去后连他在内仅仅剩下一个加强班了!

    曹小民觉得自己运气不错,因为他的部队没到齐,城楼上根本没几个人,所以鬼子一个狡猾的战术没有得逞:他们的远程大炮停止射击三分钟后,忽然在钟山上的炮兵阵地就开火了;如果这时城楼上都是士兵,死伤就会惨不忍睹。但是这回鬼子打了个空,等曹小民的后续部队赶到,炮击却刚好停了。

    敌人的远程大炮准头差些,常有砸在城楼下的近失弹;这是不可避免的,当炮管打红后弹着点就很难把握。所以鬼子在大口径炮群打击的时候,攻城部队都离得远远的,而钟山上的那些射击精确的大口径迫击炮群在黑夜中也难以调整火力覆盖点——鬼子不是没试过用照明弹看清楚城楼的状况,但他们在山上,大量的照明弹却是在他们和城楼之间炸开的;这样一来炮兵观瞄手反而被晃得眼前一片白花花,什么都看不清。

    曹小民让弟兄们基本上躲在通道内,只留下很少的观察哨,如果是敌人的重炮打击,城楼顶就完全不留人了,反正鬼子也不敢冒着自己的炮火上来。仪凤门一带的阵地,远看上去打得轰轰烈烈,其实基本上就是鬼子在放炮,国民党军官兵们在通道里休息!

    在布置防御的时候,曹小民冷静了下来,他发现这个时代国民党军的战术思想很僵化:为了表示要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第一任的指挥官就把各条通道除一条保留畅通外其他的全部堵死;这样一来城楼体内的各种通道除了用来防弹外就失去了别的战术用途,而且那些防炮通道会变成了完全不通风的死地,一旦鬼子用燃烧弹这类会造成局部阵地大量缺氧的武器,很多在工事内的士兵竟会被活活闷死!

    唐生智那样纯粹为了政治投机而打仗的笨蛋做的决定,为什么后来从中央教导总队指挥官到最后的“老嘢”都不去改变呢?难道真的逃生通道打开士兵就会全部跑掉吗?至少曹小民相信他的部队不会!

    其实只要一交手就能发现就算放鬼子自己爬,他们要从长梯上来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为什么要在露天的城楼安排那么多的士兵呢?

    曹小民很快做出调整:对付鬼子的梯子,完全可以利用城体内的那些射击洞,用大竹竿把它们推下去,这样鬼子连后边的掩护火力都发挥不了作用。至于那些在射击死角上,没有射击口可以照顾到的墙段,也不用急;根本不要趴在城垛子上用枪射击,枪支只要在城楼上警戒着他们不让他们跨上城楼就行,没枪的士兵只要对着他们梯子的位置,在离棱线远远的根本受不到机枪打击的距离往下面扔砖头就够那些登城鬼子受的了!

    现在曹小民的部队任务就是守着,不让鬼子过去就行,为什么不用最经济的手段呢?想到用砖石作为武器是因为他想起了祖爷爷的一段回忆录:……在最艰难的一段日子,我们在一线坚守的士兵手上也就只有十几发子弹,不是像电影里老喊的那样,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其实我们往往在一开始打的时候就用石头……子弹总是在携带的时候觉得多,觉得重,但一到战场上很快就会发现不够用了,能省就要省!

    “兄弟,当一个前线指挥员,记住不要当观众……”张灵甫大哥的话在耳边响起来,曹小民开始思考自己阵地的不足了:那些通道已经经受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