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55章 温水煮蛙(第1/2页)  草根首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家良隔着电话一直在用心倾听着力浩然说出的每一个字,耐心的等他说完,这才说道:“这样我就放心了。”他话锋一转,变得很柔和,道:“尽量的好言相劝,我看过桂岭工程公司的资料,是我们边南新崛起的建筑行业龙头企业,其发展速度很快,很有潜力也很有前景,我相信他们的负责人是明理之人,你耐心的跟他们讲清楚,你就讲,张省长说过,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就要有勇气和有信心来面对竞争,一家不愿竞争,不敢竞争的企业,永远都只是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我们的桂岭工程公司不可能只拘于桂岭一个地方,将来要从桂岭走出来,可能还要走向全国,怎么能够因为要面对竞争就撂挑子呢?……”

    张家良仔细的叮咛着力浩然,力浩然连连称是,心中却只想骂娘,张家良太阴狠,欺人太甚,本来力浩然这次桂岭之行他还想了一些办法的,现在经张家良这个电话,他所有的办法通通没了作用,说不得力浩然这次桂岭之行只能是从桂岭工程公司身上开刀了,省委省政府大家一致推动的问责制度,不可能不动真格,也必定要拿出几个典型来杀鸡骇猴,现在力浩然出马来动这个真格,少不了也要壮士断腕了,毕竟身为常务副省长,力浩然总不能让自己成为出头鸟,是以小不忍则乱大谋。

    至于京城桂系那边,力浩然愁的挠头,这确实是两头不讨好的事,既得罪桂岭工程公司,有无法向京城桂系交代。

    ……

    延庆城,省府,张家良办公室。

    一张最新一期的边南日报放在办公桌的案头,这是洪泽宇已经勾划过的报纸,看到这张报纸,张家良不由得长吁一口气,实际上,张家良一向是反感作秀的,但是有些时候,身处高位常常也是身不由己的,边南日报的头版头条新闻便是张家良走访下岗职工、城乡低收入家庭,深入一线去了解边南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聆听社会底层群众的声音。

    这篇报道篇幅很长,记者署名是方怡,这个名字张家良不陌生,据说她的风格就是敢说实话,针砭时弊,在老百姓中很有口碑,但是上次张家良参加的“民生零距离”却一板一眼,毫无新意,让张家良对方怡此人不以为然,但是从这篇文章的笔锋来看,其文笔是简洁老辣,在文中张家良被其塑造成了一个两袖清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好官,尤其文中特别提到,张家良在慰问某五保老人时,双手紧握着对方骨瘦如柴的双手久久不松开,丝毫不在意对方形象邋遢肮脏,两人几乎是在促膝长谈,报道的一边,还刻意的附加了一张张家良紧握老人双手的照片。

    在与老人的谈话中,张家良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环境,叮嘱随行干部,告诉他们在边南的偏远山区,还有很多低收入家庭,他们生活很困难,很贫穷,有些人老无所养,有些人身有残疾,失去了劳动能力,对类似这种生活有困难的群众,政府应该要有完善的养老机制,他强调,让五保老人、孤寡老人、残疾人有所依靠,让他们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大体现,各级政府对这类情况要高度重视,民政部门要认真统筹规划,一定要把这类工作做好。

    一个小小的例子,但是文章中却写得生动感人,张家良的形象通过这样一描述,一下高大伟岸了起来,即使是张家良自己,也不得不佩服对方的笔杆子真是妙笔生花,但是至于其针砭时弊的能力,他却是颇为怀疑的,这两次的接触,张家良均未发现方怡自身的闪光之处,当然除了她笔杆子的功夫之外。

    这篇报道出来,张家良专门着人查过,这篇报道是省委宣传部的一次精心策划准备的产物,据说是宣传部部长聂乐章亲自牵头炮制出来的一篇巨作,目的当然是向社会各界塑造张省长的形象,张家良听到沈静的这个反馈结果,连连摇头,但却又还不好怎么说这个聂乐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