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第1/4页)  黄海县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又迎来一个年终会,正当大家揣摩能拿到多少年终奖,会上先发下于行长的文章,题目叫《致全行员工的一封信》,文中充分肯定了全行员工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成绩,用发展的眼光阐述了建新办公楼的必要性,也追忆了三产公司在辉煌时曾经提取出资金为全行员工发年终奖,然后笔锋一转,告知全行员工为建这幢办公楼尚欠下几百万的余账未结,上级行也不肯支这笔账,现在全行员工既要以拥有新大楼为荣耀,也要拿出患难与共的精神,共同度过行里的债务危机,最后诵出一贯的结束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第一次听于行长引用这句名言,韩红星有热血激昂的感觉,可后来发现行里发文件c写贺信c大会c小会c每次开会都有这个结束语,便形成条件反射,就盼着听到这句话,会议就快结束了。

    读完信,掌行长宣布按市行规定应该每个员工发三千元年终奖,但为了偿还三产公司欠下的债务,决定每个人实发一千元,另外两千元由支行统筹用于偿债。听到这个消息,会场上议论纷纷,大家都知道,大楼装修都用的是关系户,二十多一把的门锁装到门上就变成了二百多的价格,窗帘在街上卖的价格是每平方四十元,到了d行的办公楼里就变成了一百四十元,钱被个人赚进腰包了,却让全行人拿年终奖来买单,可关键问题是就算每个人奉献出两千元,全行才凑出三十万,还不足全部欠债的十分之一,现在年终奖也拿出来扣,考核工资也拿出来扣,就这样还不知道何时才能扣到头?物价在飞涨,可工资猛降,这日子该怎么过?

    在三产公司上班时,顾总将每个季度的一万元费用平分给大家,可到了网点,孟主任独占了这笔费用,这让班上的同事意见很大,孟主任怕事情闹大对他不利,就要求柜组长身份的韩红星替他建账,将手续合法化。得到的结果是大家说两个人合伙侵吞公款,弄得韩红星吃不到羊肉惹身膻,思来想去,避免非议的最好办法是向孟主任提出申请,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无线电厂几经挣扎没能起死回生,王义军夫妻俩同时下岗,带着个两岁的儿子靠父母过活。正为生计犯愁,供销科的蔡正道找过来,他常年在外面跑供销了解市场行情,厂里生产的探伤仪在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全国也没几家生产同类产品的厂家,以前他也向厂里提供过这方面的信息,建议将生产朝这方面发展,可惜领导并不采纳建议,一味生产已被市场淘汰的滞销产品,最终导致工厂倒闭。

    蔡正道想出资租用厂房和生产设备,就差王义军这个探伤仪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拉王义军以技术入股合伙办探伤仪厂。见一分钱不用投资就能当老板,王义军当然愿意,很快小厂就开张了,仍由蔡正道负责跑供销,其家属协助王义军搞生产。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可儿已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王书玲想让女儿到黄海县城最好的幼儿园上学,只是学费太高,每年要花两千元,每个月还要交一百五十元的腰餐费,只有条件好的家庭才送小孩到这么贵的幼儿园。

    王书玲认为花再多的钱也要送可儿去,宁愿两口子受罪,也不能让女儿输在起跑线上,没钱就回娘家去借。韩红星本只想花几百元学费到普通的幼儿园,怎奈王书玲决不同意,早早借齐了两千元学费,得知报名的人家多,前一天晚上就派韩红星到报名处排队。

    想不通现在的小孩为何这么难上学?韩红星记得自己那个年代人就没有上幼儿园的经历,八岁那年,带着三c四块钱学费,也就是父亲三天的工资到黄海县小学报名,老师只问叫什么名c是哪个街道的,然后交完钱就妥了,可现在上个幼儿园也要抢着在大热的天排一夜队,争着出钱让幼儿园的老板赚,人家还不稀罕,还要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才肯收你家学生赚你家钱,其实每户人家抢着花最多的钱,都是奔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