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7章 都是名人(第1/4页)  超陆权强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7章 都是名人

    赶回应城的第三天,李汉苦笑的发现,回到应城之后,每日的休息时间反而更短了,要处理的东西也多了起来。

    11月4日继上海光复之后似乎引起了什么连锁反应,这个国家经济最繁荣的最繁荣的三个省份之二的江苏跟浙江同时宣布举义,虽至今都仅限于临近上海附近的一些县市,不过种种迹象都表明了,代表着江浙最富庶集团利益的几位实业大佬都参与了其中,尤其是那位实业状元郎张謇、张季直,他本是江苏咨议局议长,如今则干脆成了革命军政府的中央教育会长,江苏议会临时议会长,江苏两淮盐总理。有了这位身价千万、手眼通天的大实业家之助,难道已经连成一块江、浙、沪军政府还会担心没钱、没枪打仗吗!

    听说北边的京城里,有位王爷收到了江浙两省的起义消息之后,可是气得吐血不止,差点一命呜呼随了先去的光绪帝去了!

    被那两大经济强省挡住了风光,遮挡在其背后同一日起的贵州举义反而没有那么显眼了。

    当然,李汉在看到贵州举义的时候,眉头反而紧皱了起来,因为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贵州举义一周之后,那位号称护国军神的帅才蔡锷就要派兵入川,干预四川局势了。

    因为他曾在大学时无聊在学校的电子图书阅览室内看过一部介绍西南王‘唐继尧’一生的资料片,如今虽然大多数都已经忘记了,却还记得前面介绍唐继尧发家的一段,因此对于这段涉及到了他老家四川的历史还有印象。十月武昌革命起义消息传至贵州,贵州陆军小学堂的学生和新军一标进步官兵,于前日(11月3日)商定起义,拥杨柏舟为领袖。于是他就和新军队长赵德全连夜领兵入城。贵州巡抚沈瑜庆见大势已去,便承认独立。咨议局长谭西庚、自治学社首领张百麟,当即在咨议局门前升起“汉”字大旗,挂出“大汉都督府”的牌子。次日各革命团体召开大会,推举杨柏舟任都督、赵德全任副都督。

    历史上因为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令冯国璋率兵攻汉阳,武昌危急,黎元洪电告起义各省派兵援鄂之后。新上任的湖南都督谭延闿、四川的刘存厚借口推说军力不足,一同致电贵阳,请求同盟会出身的贵州都督杨柏舟出师援湘援川。在各省急电催请下,杨柏舟决定让副教督赵德全驻省坐镇,叶占彪率一标士兵援川,自己率领二标共计3000精锐援鄂,于十一月末从贵州出发,经铜仁、松桃、湘西。沿途招安抚降,进抵常德,不料风云突变,黎元洪来电要他返黔平匪。而这时滇军将领唐继尧又以借道贵州援鄂北伐为名,乘机占据贵州,阻止他率军回黔。

    原来这一切都是唐继尧使得手段,云南起义之后,未来的西南王唐继尧一跃成为了云南军政府的一员大将,让他认识到了权力的好处。无奈上边有巨人蔡锷挡道,而以他在滇军新军之中的威望,远远差于协统出身的云南都督蔡锷,谋夺一省之长的位子看上去十分遥远。不过他乃是心思缜密之人,很快旁边的贵州起义之后,与他同为同盟会成员、在会内地位却远不如他的杨柏舟一跃成为了贵州都督,这无疑令他艳羡的同时生了嫉妒之心。恰巧杨柏舟麾下有几位同为同盟会出身的将领都对他有所不满,写信与他泄愤,于是唐继尧便动了夺取贵州都督的心思。

    说服新军出身的湖南都督谭延闿并不困难,他自兵变斩杀了前任总督之后得来的都督位子并不稳固,省内不少同盟会成员都对他虎视眈眈,因此唐继尧只是书信一封派人送给湖南都督谭延闿,陈明了各种利害关系之后,他也乐得卖唐继尧一个人情,亲自书信一封递给杨柏舟,希望他能出兵援助湖北。而重庆镇守使刘存厚跟唐继尧多年的老交情,他随11月11日援川滇军入川,后来不愿回滇之后留在四川做了一段时间的重庆镇守使,得到唐继尧的书信暗示要送他一标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