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60章 孟享的忧虑(第2/3页)  抗战之红色警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发挥了出来。

    而随着充氧转炉技术的推广和华夏领土上的澳洲巨大铁矿床的开采。华夏的钢铁产量更是猛增,在世人眼中,华夏这个庞然大物的钢铁产量超过一亿吨一点也不稀奇。

    这几年,华夏创造的奇迹太多。让世人已经见怪不怪开了。

    比如,没有过多的依赖化肥并在大量人力涌向工业领域的情况下。勤劳的华夏人还是在48年突破了6亿吨的粮食年产量。

    虽然说华夏这个庞大国度占领了这个星球上大半的土地和耕地,甚至还把持着华盟的耕地,但于整个世界粮食年产量不足8亿的产量来算,足见夸张。

    在陆续控制了铁、铝土、铜、钨、镍、铬等世界主要矿产和石油、煤炭等工业能源的定价权后,华夏的手中又多了一件控制全世界的大杀器。

    在其他各国还在动荡中为了食物发愁的时候,华夏作为第一大粮食出口国已经挥舞起了粮价指挥棒。甚至只看华夏占领的地盘,就足以看出橡胶、棉花、生丝、蔗糖、甜菜、大豆、花生、茶叶、咖啡、可可、香料等这个星球上各种主要经济作物的控制权已经都集中在了华夏手中。

    甚至就连烟草以及地下世界的毒品都是华夏说了算。

    若是论起种植业,华夏人从来不甘落后,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的表现已经证明了无论是寒带还是热带的植被都能被华夏驯化成丰收的果实。

    即使是华夏不大擅长的畜牧业,华夏同样占据了这个世界的半壁江山,至少已经满足了国人的需求,用大量的肉蛋奶强魄着国人的体质。

    在48年夏季,华夏主推并举办的二战后第一届奥运会上,华夏健儿能力压众多力图在奥运赛场上羞辱华夏的各国强敌,勇夺金牌总数第一,彻底摆脱东亚病夫的帽子,就已经从一方面向世人展示了华夏国民的体质的提高。

    反正各国国民看那些华夏驻军的伙食待遇总是容易流口水,甚至千方百计的想要争取华夏雇佣军的一席位置或者一份在华夏工作的机会。

    华夏正在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家转变,限于人才的匮乏,总是有大量工作岗位虚位以待。

    一开始,大量的外国人还能在这些岗位上挣得优势。但仅仅三年的时间,随着华夏大量的学生从各类学校中走出,大量的华夏学徒从外国师傅身边出师,即使华夏快速发展造就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没有点真事,外国人的生存也越来越难。

    而即使他们回到国或者去其他国家,生存甚至会更加艰难。

    不说各种工业原材料被华夏掌控操作,使得其他国家的产品成居高,就是人力资源的对比,其他国家也不占优势。或许华夏工人的待遇在提高,但国家买单的各类福利等通过财富再分配的补贴,无疑降低了工厂自己的投入成。

    而即使拼技术,在搜刮了全世界技术基础上在稳步提高,并不断汇集了全世界精英人才的情况下,华夏各方面工业技术落后的差距正在快速赶上来,并在很多方面居于领先位置。

    只要基础打牢固了,有孟享的历史前瞻金手指和基地科技金手指的指引,华夏成为科技带头羊的步伐会越来越大。

    种种的优势已经让华夏逐渐成为世界工厂,逐渐成为了世界工业的中心。

    华夏工业的崛起首先造福了华夏国内,从一开始从各国刮地皮搜集来的稀罕洋玩意,到作为战利品的那些机器全速运转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巨大内需,安定富余的华夏国民们得以持续的享受劫掠全球的战争红利。

    一座座东西方化荟萃的城市被因地制宜的规划,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甚至已经开始向农村普及。

    全世界的资源都在向6亿多华夏人倾斜,短短的时间内就造就了国人富足的生活。

    “多亏了孟主席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