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2章 华人劳工(第2/3页)  抗战之红色警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已。

    孟享也是很眼热这些,但却只能靠间谍特工趁乱小打小闹的捡漏,和德国人直接出动军队来抢差多了。

    不过,德国人也不是完全放弃意大利。但在德国人局势吃紧的情况下,没有足够的实力帮墨索里尼守住,更况且墨索里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在二十年代就上台的墨索里尼这么多年过去了并没有给意大利经济带来多少起色。

    意大利军队不是不能打,而是经济困顿,军队都维持艰难,使得意大利军人根本无心作战卖命。

    经济的困顿和政治的已经被意大利人厌倦了他的那一套理论。加上在教廷和国王偏向了盟军后,墨索里尼的大义已失,他的神话已经破灭,让德国人挽救都很艰难。此时只能帮着他守住半壁江山。

    意大利的北方是老希强调必须要守住的,这里一失去,法国和奥地利都要受到威胁。

    尤其是在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合二为一后,打到奥地利就差不多相当于打到德国本土了。这也是孟享之前承诺过的可以出兵的底线。

    德国人自然不会为了把华夏引过来,而放任盟军一直打到家门口,他们只会不断地调兵去填进意大利战场,反正在别人的地盘上打坏了花花草草不心疼。

    德国人允许华夏的维和部队加入的一个理由就是华夏维和部队对治安的维持,可以减轻德国人的部分压力,抽调出更多的军队来。

    华夏打着第三者中立身份的维和部队虽然不参战,但禁止武力行为的意图对德国人更有力。他们更希望后方的占领区稳定下来,只要不闹大乱子,这样才能为德国人源源不断的输送更多的产品和财富。

    “难道你们要帮助邪恶的法西斯镇压后方的抵抗组织?”英国人首先跳出来指责道。

    “我们身为中立国,不会偏向任何一方,也不会干涉他国内政。我们是抱着追求和平的目的而去,为欧洲战乱下的那些无助的儿童、妇女和无端遭受战争痛苦的平民而去,我们的口号是不让任何一方的枪口对准无辜的平民!”老阎说的冠冕堂皇,倒是让英国人挑不出毛病。

    “只要你们允许,我们也会直接出动维和部队去伯明翰等地,去维护那里的平民的安全。”老阎笑眯眯道,“华夏人民是爱好和平的!”

    伯明翰周围英德双方正在僵持,即使华夏军队是打着上帝的旗号,英国人也不敢把他们放过去。但华夏政府的这种贴心服务是面向双方的,你不接受并不一定就是说偏向另一方。

    当然这种说法,只有三岁小孩相信。但现在形势比人强,华夏的强势下,指鹿为马又能怎样?

    英美还不会为了这些事情来和华夏翻脸。

    毕竟,华夏军队派出最多只有一个师的规模,而且不会直接参战。

    他们只能勉强自己相信华夏人是为了保护华人华商而来。

    若是另一个时空,欧洲的华人极少,碰上战乱,地位低下的华人更是早没了多少影子。

    但这个时空,有了强势点的华夏撑腰,加上有组织的活动,让欧洲的华人人数超过了百万。

    这其中不仅仅有长期居住在欧洲的老华侨,还有在欧洲开始后,来寻找机会的华夏商人,更多的是华夏政府组织起来的华工。

    华工在世界上的名头很响,在外国人眼中以老实廉价著称,但在华夏人的眼中,却是一部部血泪史的核心字眼。

    北美、南洋、甚至澳洲的开拓都有华工的影子出现,但都是以悲剧收场。

    即使到了一战时期,北洋政府和一些商人把十几万华工当作了一种劳力商品出租给了劳动力奇缺的欧洲。

    但在华工被当做牛羊剥削的年代,这批去欧洲的华工很多被直接驱赶上了战场,成了炮灰。

    即使那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