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0章 不请自到(第2/3页)  抗战之红色警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亲自出马了,以免耽搁孟享的春晓吉时。

    苏俄人也派了代表来。

    斯大林这个时候绝不敢跑出来,他需要在家坐镇,用铁和血镇压住国内的不稳定情绪。于是他派出了赫鲁晓夫。

    这种场合,铁木辛哥等军人身份去不合适,贝利亚等情报部门的人去也不合适。政委体系出身的赫鲁晓夫能发挥出他的口才等超强技能,是斯大林心中的一个比较去拉拢华夏关系的合适人选。

    苏俄人的情报部门更为灵通,甚至连各国政要秘密去华夏都扑捉到了一丝动静,尤其是德国人要对华夏示好的消息,让斯大林有些着急。

    眼看着欧洲局势转好,但若是华夏这个时候在背后再给苏俄人重重的一击。不说先解决欧洲的麻烦,再反过头来对付华夏的战略意图没了希望,恐怕在两面夹击下,连欧洲的国土也将不保。

    赫鲁晓夫也带着斯大林的嘱托来示好来了。

    “赫鲁晓夫同志,要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人民期盼着你的好消息!”为了这一次的战略成功,斯大林不惜让赫鲁晓夫从国库中携带了足够的糖衣炮弹。

    虽然被娜塔莎等人劫掠过一两回,但苏俄人整合全国的力量搜集起来的国家财富是惊人的。

    前世,即使在打折的情况下,苏俄人依旧有足够的财富来支付英美人的军火账单,在二战刚结束就能和西方抗衡,就可见一斑。

    这一次,赫鲁晓夫携带了足够的诚意。他们在和华夏的密约中,已经归还了一大批华夏文物。此时有以遗漏民间文物的形式,再次送上了一大批。两次下来,除了极少数散落民间的未知文物外,已经几乎把苏俄占有的华夏文物全搜刮干净了。

    除了这些,即使是其他来自东方的文物,甚至包括中亚、东南亚的文物也都打包一起来送礼。

    目的只有一个,破坏华夏和德国人可能的联盟,若是能继续让华夏和日本人在东南亚继续拼下去更好了。若不是苏俄需要英美在西线减轻压力,甚至会巴不得华夏和英美在南方也打一场,不过斯大林也知道苏俄和英美的关系不长久,现在就需要提前埋钉子,好等到欧洲事了,让英美目标转移。

    日本人也来了。

    日本人被华夏的重重一巴掌,也算是清醒了一点。自知可能再也无法夺回澳洲了。

    没有了澳洲,就没有了帝国的大陆梦,守着本岛,面对着身侧越来越强大的华夏,日本人必须要考虑未来两者的关系。

    “单凭我们是不够的!”这一点即使东条英机不说,日本高层也都明白了。

    就连德国人都拉着意大利等盟友,而日本人却是各处不讨好,独苗苗一根。以前曾经想狂妄的一力对抗华夏和英美的想法有些不自量力。现在日本人意识到需要转变战略意图,寻找自己盟友的时候了。

    而这其中,华夏是无法绕过的一道坎。

    如果和华夏关系缓和,就能获得德国人的联盟,一起对付同盟国。

    若是继续和华夏缠斗,那么日本人就需要考虑向英美做更大的妥协了。

    “这正是个机会,可以试探一下华夏人的想法!”得到了孟享大婚消息的日本人决定派出一支使团去华夏。

    裕仁不敢亲自来,那些皇亲国戚也不敢来,就连东条英机等人也不敢来。虽说华夏政府不一定做出直接扣押这些使者的事情,但不一定逃过那众多的“意外”。

    最后是枢密院的议长铃木贯太郎主动请缨跑来庆贺。

    但孟享听闻却如同饭碗里吃出了一颗老鼠屎一样,虽然后世日本海军众多将领都算是这位铃木贯太郎的后辈门生,虽然这位铃木贯太郎算是日本二战的最后一个首相,虽然他这个和平派没有太多对华夏的劣迹,虽然他不知道他的二弟是建立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