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6章 炮击的诚意(第2/3页)  抗战之红色警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众多大口径重炮的三万门大小火炮日日不间断的砸了半个月,按照轰击的烈度,加上炮管的损耗,火炮的折损,上亿美元的耗费都有了。如此卖力的表决心,也让英美或者德国人无法再指责华夏的旁观了。

    在外人眼中,这么多的弹药砸下去,也代表着大把钞票和黄金的砸下去,即使华夏主要是外购炮弹,即使山寨公司等关系户价格再便宜,这一次华夏的耗费也不会少。更何况那么多门火炮的折损,也代表着实力的折损。

    毕竟谁也会想到,现在会有个妖孽的基地,把基地造的弹药成本廉价到几十分之一,而基地的修理厂会轻松摆平一切损耗,只需要很少的一点费用就可以还旧如新。

    从12月4日开始的炮击轰了半个月,一点也没有停止的意思。

    整个边境的全线作战似乎把华夏的精力给困住了。

    至少德国人和美国人在把正在卖苦力的华夏的敌意降低。

    不过,孟享数百万美元的真金白银撒下去,也是一阵肉疼。

    这个时候,他已经无视了这些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效果,无视了日本人和苏俄人哭丧着脸的表情,无视了先锋军参谋部制定的定点消除边界威胁工事的计划。

    随着华夏冷枪战略的执行,无论是和苏俄还是和日本人,都同时发现,和早有准备训练有素的华夏人相比,这种打冷枪,小分队渗透的方式,无疑他们在不断吃亏。平时不起眼的伤亡,积累起来的数据无疑让他们大吃一惊。

    他们纷纷采取了更加保守的防御来对付华夏灵活的打冷枪战术。

    各种工事堡垒逐步的在双方对峙阵线前筑起,随着对峙时间的推移,各种工事和堡垒已经绞杀和封锁了小规模作战的空间。

    不说老毛子用一连串的堡垒群,堆起了漫长的防线。即便是小日本,在丛林之中都建起了大量的隐蔽工事,利用各种地形来卡死华夏小分队的活动路线。

    这个时候,就需要重炮的毁灭性打击来负责清理了。

    参谋部已经早早的就制定了火炮打击计划,那些前线小分队的任务不再只是打冷枪,锻炼新手,侦查对面的工事和堡垒坐标和具体情况成了最近前线官兵的主要任务。

    后方的火炮和弹药不断运送上来,长时间的打冷枪战略也使得库存堆满了生产出来的弹药,足可以大肆的挥霍一把。

    目前情况,不适合撕破脸的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这些准备就被孟享顺水推舟的用到了敲竹杠上。

    而且各处分基地的布局,可以无视远距离的后勤调动,最适合这种全面开花的低烈度敲打。

    青藏高原上的印度边界线上,都架起了巨炮开火,甚至咸海上也建起了一个造船工厂,生产出来的炮艇都在向咸海西岸的苏俄驻军轰击。

    这种全方位的攻击,规模之大不可谓没有诚意。

    而边界上的那些苏俄或者日本人堡垒和工事在重炮的连续轰击和精准打击下,不断的被摧毁,前线上的这些历历可见的战绩不可谓没有诚意。

    既然表达了华夏的诚意,就需要来看对方身为一个朋友的诚意了。

    “如此卖力的帮你们解决了不少难题,不会一点意思都不表示吧?”孟享毫不客气的开始向德国人和美国人要条件了,狮子大开口的来打通之前的那些限制框框。

    不再是原历史中的二分站队原则,游离在轴心之外的日本和红色的苏俄这两个特殊的国家,使得华夏的得以继续投机。

    华夏的交易向来都是真金白银的出,或者用硬通货物来贸易,有利可图,又不算是资敌,无论是德国人还是美国人,一些受限的门槛就开始向华夏放开了。

    尤其是美国人,更注重真金白银的硬通效果,也是孟享的算计重点。

    趁着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