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0章 飞艇指挥通讯平台(第2/3页)  抗战之红色警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们才选择了退却。

    “嗯!”陈官点了点头道,“我们这一次观摩看着简单,可以轻松看出双方诸多的错误,但实际作战中,各种情报错综复杂,战机转瞬即逝,能在有限的情报中搜寻出自己需要的,并快速的下决断,双方的指挥官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我们当中又能几人可以做到?”

    众人皆不语,都是海军军官,知道海战的流程,一系列指挥安排远不是纸上谈兵那么简单,单单一个决断就让很多人拿不定主意。

    “我们若是有这些飞艇当耳目,不就可以通晓全局了!”程达龙恍然岔开话题道。

    众人同样心动。

    他们都明白情报的重要性。但海战的情报受制于通讯和视野,总是夹杂着许多的运气成分在内。若是真的能有通宵全局的视野,恐怕真算是上帝眼光了。

    “这个上边早有考虑,你以为这一次飞行仅仅是为了让我们来观摩的?”王修看了看陈官笑道。

    “是的,飞艇还兼着试验联系平台的任务,我们只是打了个顺风船而已。”眼下的众人都是挑选出的海军精英,保密等级已经够了,陈官也没有隐瞒,但却没有详谈。

    众人不知道三艘飞艇在他们观看海战和空战的时候,已经传递了上千条信息了。

    不止是三艘飞艇之间的传送,还有向海面或者海底的潜艇收发消息,向空中飞行的侦察机和运输机以及护航的战斗机收发消息,甚至向陆地上的三十多处通讯站收发消息,其中既有设置在澳洲大陆的,也有设置在东南亚丛林和海岛上的,有设置在华夏大陆的,也有在西伯利亚平原和中东沙漠的,最远甚至到了非洲、欧洲、美洲的跨洲通讯。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打造和完善华夏军队的战略和战术指挥体系,尤其是在海外的平台。

    现在华夏国防军中,电台和报话机等通讯系统已经普及到了连排一级。加上各地设置的通讯站以及基地的雷达站,以及克隆兵们对通讯的掌控,完全可以做到把孟享的指令快速传递到每一个基层部队。

    但在海外,地面通讯辅助设施不完善,仅仅靠着电台和电话还不够。

    和日本人在中南半岛的丛林战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弊端,很多地方信号根本收不到,无论是指挥还是支援,都很容易延误。

    同样在海战和海外的空战中,只靠电台,依旧无法把信息及时的传递和综合分析。

    孟享一直想等到卫星这个神器出现,但超远程火箭和太空控制技术的限制,使得卫星计划一直没有完成。

    在孟享的想象中,卫星不过是大火箭发射一个信号收发器而已。但实际上,仅仅火箭和卫星的轨道控制就难倒了众人。

    想想后世,卫星这东西可不是普通国家能玩的,不是没有道理。

    虽然基地也有卫星,但也同样需要相关技术限制的破开。

    况且,孟享也不知道一开始的基地卫星效果如何。根据基地武器的水平来看,一开始也绝对好不了哪里去。反而不如高空的飞艇效果好。

    于是就先启动了飞艇的信号中继站计划。

    随着基洛夫飞艇越来越多,孟享已经可以把飞艇布置出一张信号传输的大网。

    基洛夫飞艇的巨大空间和惊人的载重量使得它不仅仅可以作为信号平台,以及安装上空中雷达站充当侦查前哨,基洛夫飞艇还是绝佳的战略和战术的指挥平台。

    在东南亚丛林中也在同样进行着一场类似的试验,同这次海上试验一样,基洛夫飞艇的兼职工作非常好。

    飞艇可以轻松的收集到来自各地的通讯信号,并由飞艇上组建的指挥参谋系统及时综合分析并传递,力求把复杂的战场情报按部就班安排好。

    后世也同样在研究飞艇信号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