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4章 我们需要华夏人(第2/3页)  抗战之红色警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的策略,利用美国人急于处理欧洲危机的空当,把西伯利亚问题和欧洲问题挂上了钩,来讨价还价。已经连续的几次谈判了,苏俄人都死硬着嘴巴,毫不松口。

    “我们真应该再放纵德国人一点。”乔治-凯南听到了布利特的嘀咕,也赞同道。

    他当然也知道,美国是不会坐看苏俄被彻底打垮的。

    不说现在德国人的威胁更大,就是同样的威胁,美国人也可能会选择一个苏俄一样的对手,而不是德国。

    凯南对苏俄主义研究很深,也知道作为已经进化到了托拉斯地步的美国资本需要什么样的敌人,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同孟享想的一样,美国人未来也想挥舞起苏俄主义的大刀,来割裂欧洲甚至世界的旧有格局。虽然刀锋容易伤自己,但对别人一样有更大的威胁。

    这个遏制政策的创始人此时的心中已经有了对冷战对立的设想。只是和绝大多数人一样,他不知道苏俄主义扩张的恐怖有时候是无法把握的。

    “其实苏俄人还没有到脑袋锈住的地步,他们不过是借此讨价还价,想从我们这里多捞取一些好处罢了。”布利特心情稍缓,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苏俄人的真正打算。

    美国人现在不能直接参战,用来调控欧洲的自然是那根用黄金打造的指挥棒。苏俄人早就盯上了。

    他们在乌拉尔山以东的工厂不是被炸毁,就是落入了先锋军的手中。欧洲的众多工厂也是纷纷被德军飞机炸毁,或者被征收。现在前线士兵的弹药和枪械都快要无法满足了,其他战略物资更是库存告缺。虽然斯大林还在嘴硬,但经济的崩溃在即,已经让苏俄很难再长期支撑下去了。

    美国人的援助一直在不断流过来,不过之前这些都是附带着不少条件的,要么需要支付金币,要么需要做出一些妥协,而美国人此时急需苏俄炮灰的前提下,相应的援助就单纯了许多。

    派不出太多人插手欧洲的美国人需要大量的炮灰,从来不拿人当回事情的苏俄需要大量的军事物资来弥补兵工厂的缺失。世界第一工业国家和世界第一等的可以大量无偿提供动员兵的国度,两者存在着完美的结合。

    不过,这个结合在国家和意识形态等各领域都打着折扣,需要不断地试探底线,看最后谁撑不住了,才会退一步。

    “我们的援助早有定数,英国人也需要。苏俄人想廉价的拿到更多的援助,所以才会在华夏身上做文章。”布利特撇了撇嘴巴解释道。

    “我记得,苏俄和日本人有中立条约,据说还有密约。他们想要多得一些好处,是不是需要重新考虑一下对日本人的关系?”凯南嗤笑一声调侃道。

    当然,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之前苏俄人已经明确的表达了自己对日的立场,谴责和强烈谴责,但考虑到双方的中立条约还没有到期,只能遗憾的继续保持中立。

    远东地区的三国稳定的状态,苏俄人并不想打破。虽然西伯利亚铁路被断绝,但远东还出产着大量的物资和财富,稍缓解欧洲的压力。

    那里还需要日本人的干涉,才能保住。如果一旦苏俄对日有不良倾向,华日暂时联合,攻陷远东也不是不可能。

    正是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美国人才不顾苏俄的抗议,更急迫的想拉拢华夏。毕竟在亚洲能制约日本的,只有华夏了。

    “在亚洲苏俄人指望不上了,华夏人说不定还能争取一下。”布利特透漏了一下国内的意向道,

    “我们的太平洋舰队已经彻底完了,想要恢复至少需要一年。而一年后,或许日本人已经到了印度了。那些黄皮矮猴子窜得真快。泰国已经被他们占领,还跟他们结盟了。现在日本人已经跨越了半个马来半岛了,或许不久后他们就会到新加坡。”

    凯南下意识的看了看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