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4章 可以多种点美洲作物(第2/3页)  抗战之红色警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个要注意几点,咦,那边来了很多人啊!”张长工正要给牟平阳指点一下,但田头小路上,来了几十个人,让他赶紧压低了声音提醒牟平阳道。

    “要在耕地上收获更大,诸如玉米、花生、甘薯、马铃薯等美洲作物在同等条件要比本土作物产量要高一些。”陈翰笙给孟享解释道。他刚从美国被周白拉回来,但他却早早的就加入了红产国际了。对此,孟享也知道,但他从二十年代就开始组织对华夏农业状况的调查统计,在研究北方农业这方面可以算是权威了。

    孟享不言,继续倾听。

    “36年,在山东省做的一份调查报告就显示,小麦的平均亩产只有137来斤,水稻仅有109斤,谷子和高粱的亩产稍高一点,可以达到250斤左右。虽然玉米也只有200斤,但花生却可以亩产三百斤以上,甘薯更是平均亩产1300多斤以上。况且,花生和甘薯的藤蔓枝叶等获余可以专门用来饲养牛羊。阳历四月中旬,也就是这个时侯,甘薯的幼苗栽秧是最合适的了。这种作物最是高产抗饥。”

    “就整个山东来说,很多地区都是春种,一年收获一季,若加上玉米,可以两年三熟,甚至有些水土好的地方可以达到一年两熟。如此,产量就一下子提高了。只是土地肥力缺失很快,需要多追肥。”

    “这一段时间,我已经查看了一下,特区丘陵山地撂荒的土地还是比较多,这些地方正适合种甘薯、花生、玉米这些耐旱、耐瘠薄的作物。”

    春节过后,周白已经开始组织人手大规模种植了,但主要是以粮食为主。就连棉花和花生这些经济作物都被削减了耕种面积,对于先锋军来说,此时以粮为纲一点不为过。首先要保障吃饭的问题。

    山东是种植花生的大省,但此时可不是家家飘香花生油,山东的花生七八成以上的是要出口的,是出口的大宗货物。花生榨油后的花生饼、花生秸、花生壳都是营养丰富的牲畜饲料,老百姓从产量高的花生身上得到的实惠更多,所以大规模的开始种植花生,有些年份,花生种植面积占到了耕地的三分之一。

    虽然花生也能饱肚子,但不能顿顿当饭吃。所以,孟享在先锋军控制的耕地上大副的削减了花生的种植面积。

    棉花同样的道理,若不是需要供应棉纱厂的开工,只怕削减的也更多。

    出口通道被阻,孟享也不打算靠关税支撑财政,所以保住粮食的底线才是根本。

    “大叔,你这是种的什么啊?”孟享看到张长工地头上出的苗比别人看上去要好一些,便走过去亲切的问道。

    “这个,这,这是春麦!”张长工有些手足无措的站起来,烟袋往腰里边插了两次都没插好。

    “来吸根烟!”孟享掏出了硬壳的胜利烟,递给了张长工一根,顺手又给了一直摆手的牟平阳一根。

    “大叔,你这麦子长得很好啊!”孟享笑夸道。

    “一般,一般!”张长工唯唯诺诺道。

    孟享看到他这么拘谨,想起了后世那些的剪辑处理镜头,不禁放缓了语调又问道:“大叔,贵姓啊?”

    “小的叫张长工,弓长张,长工的长工。”张长工一口气把自己的名字都说了上来,他此时已经看到了农场的负责人都跟在后边,就知道眼前这位肯定也是个大人物。手脚更是不知道该放哪儿了,手中捧着那根香烟,有些哆嗦着回答道。

    “长工?”对于他这样子,孟享也是无奈。

    “张大叔给人家做了四十多年的长工,他那个早早跑路的老爷给他取名叫张长工。”牟平阳看到孟享说话很和气,不由插言道,“张大叔现在可是我们农场的第一流的庄稼把式。”

    “第一流的庄家把式,那大叔对这个农场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说一下。”孟享一边说着,一边坐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