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节 制海权(6)(第1/3页)  清山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节制海权(6)

    抚远号的到来,为鄱阳湖号腾出了极大的战斗空间,两艘铁甲舰的威力,是湖字级战列舰也不能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对待的,眼下少了一艘,顿觉轻松很多,舰上的水手振奋精神,向着维多利亚号猛烈轰击起来。

    此消彼长,敌舰所承受的压力瞬间增大,复合炮弹的威力虽然很大,但炸不中敌人,再好的装备也是白费,眼下维多利亚号上的士兵遭遇的就是这样的窘境。反之,鄱阳湖号上的清军炮手却是越战越勇,射击的精度也愈发提高,更是给对方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事实上,不管是英国还是大清,乃至日本海军,在改进老式战列舰的时候,优先考虑的都是水平防护能力,而不是垂直防护能力,原因有两个。一是海战的交战距离增大,受到最严峻考验的是水平装甲,而不是主装甲带;另外,随着舰炮的威力提升,即加大主装甲带的厚度,都很难挡住口径越来越大的炮弹的轰炸;二是增加主装甲带的厚度,将导致舰体加宽,使舰体承力结构受到重压,并且对航速、续航力,乃至战舰的稳定性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且花费巨大。如此一来,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会刻意提高老式战列舰的垂直防护能力。

    当然,炮手的瞄准点也生了变化,之前的海战中,只需要瞄准敌舰就能开火,而在开始换装、使用标准炮弹之后,有经验的炮手都会刻意压低仰角,这是因为在压低仰角之后,炮弹的命中点就会降低。这样一来,原本可能从战舰上方飞过的炮弹就能落在战舰的上层建筑上,原本应该落在战舰上层建筑上的炮弹则有可能落在战舰的舰体上,而原本应该落在战舰舰体上的炮弹则有可能落在附近的海面上。

    如果炮弹落在战舰附近的海面上,因为弹道平直,入射角过小,加上炮弹速度相对较快,很有可能在与海水撞击之后,受到表面张力的作用而弹起来,最终砸中敌舰的舰体。即便炮弹钻到了海面下,也有可能击中敌舰舰体水线以下部位。而如果能够集中敌舰舰体水线以下部位,就能对敌舰造成最严重的损伤。

    这也是越来越多的战舰的主装甲带为什么会延伸到吃水线以下数米处,而不是仅仅只保护战舰暴露在水面上的舰体的主要原因。而清军水手深谙此道,火炮发射得又急又密,攻击目标也都是向着敌舰的水线一下的部分。

    同时,因为距离的缩短,安置于鄱阳湖号左舷上的三座三联装副炮以及五座双联装速射炮都能各自瞄准目标,减轻了副火力指挥中心的压力,时也给了各副炮与速射炮炮班更大的战术灵活性。

    副炮和速射炮的作用是在距离允许的情况下,对敌舰的外层甲板及甲板上的重要设施进行轰炸,这种火炮在面对小巧灵活的炮舰的时候作用最佳,但在对付同时暴露出来的还有缺乏辅助战舰对舰队战斗力与生存力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

    在不远处,抚远号对严岛号的战斗很快分出了胜负,抚远号先于敌舰中炮,炮弹落在了其尾部的三号炮塔前端。在此之前,该炮塔就已经在战斗中被摧毁了,不但炮塔顶部炸开了一个很大的窟窿,左侧的炮管被炸飞,右侧的炮管则在松脱之后掉在了甲板上,随着严岛号的炮弹再次穿透其薄弱地水平装甲,在舰体内生爆炸,三号炮塔立即被抛了起来,火药气体则顺着炮塔的基座喷了出来。

    万幸地是,抚远号上的官兵已经向炮塔的弹药舱注入了海水。

    两分钟后,抚远号立刻还以颜色,一枚炮弹落在了严岛号的舰尾甲板上。这枚炮弹毫不费力地撕开了舰尾的水平装甲,在撞上了一根承力梁之后改变了前进方向,随即又穿透了至少三层甲板,最终在舰尾舵舱前方大概十来米处,偏向左侧地舰体水线以下部位生爆炸。

    即便隔着近8,000米的距离,广洪号上的了望员都能看到爆炸产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