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节 第二次津轻海峡之战(1)(第2/3页)  清山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刺耳的警报声,双方舰上的反应速度都是极快,300毫米口径的炮弹向着这个不明身份的敌人发射出来,“轰隆!”

    听着炮弹飞过时发出的锐响和落水后炸起的巨大水柱,陈兆锵和敌舰指挥官同时叫了声苦!“这是铁甲舰!”

    对面驶来的三艘舰艇分别是英军租借给日本的女王级铁甲舰勃莱号、德累斯顿级快速炮舰的首舰德累斯顿号,还有一艘是用来输送必要武器装备的运输舰,也就是日本人别出心裁想出来的节气级战略补给舰小雪号。

    在下关水道战斗结束之后,日本方面一面托请英国出面调停,另外一方面也做好了继续大战的准备,海军部盘点了一下手中的底牌,即便多出了从英国租借的铁甲舰,但要说用来保卫本土,和清军舰队抗衡,实在力有不逮,但也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明治十三年从美国订购的九艘一级炮舰已经到达日本本土,有了这些舰艇的参战,日本朝廷上下一片欢欣鼓舞,都认为只要有了这些船,打败清军或者还是奢望,但也足有和清军一拼的本钱了。

    有鉴于此,日本军部下令,从这九艘舰艇中分出四艘,分别是亩傍号、吉野号、浪速号和摩昂号,先期派往今别,交胜海舟调派使用,另外命令长崎军港的舰艇编队,把从澳大利亚赶来的三艘铁甲舰、快速炮舰中的两艘提出来,同样赶赴津轻海峡,交由胜海舟统一指挥,用以防御大清海军可能从北部地区发起的攻势。同时派出小雪号,运输炮弹给养到今别府,为日后作战使用。

    世界上的事情偏偏就有这么巧合,永持亨次郎和东乡平八郎担任舰长的勃莱号和德累斯顿号迎面正撞上陈兆锵指挥的清军舰队!双方虽然不明白对方的来意和企图,但彼此敌对的身份是毋庸置疑的,“既然中国人想在这时候开战,我们奉陪到底!”

    永持亨次郎哼了一声,“给东乡君打灯语,通知他,和我舰并排前进!想来用不到一个时辰,只要小五郎君听见声音,就会派人来接应我们的。”

    “是!”

    女王级铁甲舰的排水量超过13,500吨,德累斯顿级的快速炮舰同样也是超过8,000吨的大家伙,两艘舰上的火力也是同样凶猛,前者是有9门13英寸(350毫米)口径主炮;副炮是10英寸口径(250毫米),而后者则拥有8门6英寸(175毫米)舰炮;8门5英寸(150毫米)副炮。

    而女王级铁甲舰的首舰维多利亚号更装备了世界上仅有了三门可以发射复合炮弹的前主炮,在后来的对华作战中,让清军吃足了苦头——这是后话。

    德累斯顿级在火力上虽然不及女王级,但机动性非常好,它是世界上第一艘最高航速超过30节大关的战舰,不过,为了追求过高的航速,使它的装甲厚度和防护能力受到了影响。主装甲带只有110-150毫米,其水平装甲更是只有50-80毫米。被日本海军称为‘烧麦’舰。这是取其高速灵活,但不抗击打的特点命名的。

    在夜间的海战中,快速炮舰的优势展露无疑,清军连续四轮齐射,竟然没有一发命中!这只舰艇的航行速度让人啧啧称奇,更是大惑不解,“没听说日本人有航行得这么快的舰艇啊?”

    看它的样子,简直像一支灵动无比的海豚,在浪涛间左右迂回,并不时向清军猛烈还击。陈兆锵知道,眼下对自己最不利的就是时间,拖得太久,给今别府的海军听见动静,调动舰队来攻,自己一身性命不保不说,只怕任务也要全部泡汤了!想不到自己第一次领军作战,就遭遇这样的困境?

    眼角的余光扫处,己方舰队和对方铁甲舰上各自有红光亮起,显见是中弹了,“是那艘舰艇中弹了?”

    “是雷巽号。看情况并不严重。”

    “拆分战斗!”陈兆锵大声说道,“泰山号前突至敌舰中间,把敌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