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1节 朝章故事(第2/3页)  清山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后,在刘家做门客,刘统勋的儿子刘墉当时刚刚点翰林,每日勤于临池,当时钱南园还是童子,刘石庵(刘墉字石庵)的颜字堪称海内独步。

    赵翼深为爱好,楷书也学的是刘石庵一体,以后入军机,起草照例可用行书,偶作正楷,必用石庵体,这是刘统勋深知而且见惯了的,却不知他从小就学的率更体。

    “可是,赵云崧的卷子哪里去了呢?”刘纶说:“我看,他的书法一定是变体了。”

    听他这样说,刘统勋再细细读了一遍应该定为第一的卷子,认为赵云崧为人一向?(音拓)弛不羁,即令书法变体,也不会、不能做出这等铁画银钩、结构谨严的率更体的。而刘纶却始终心存狐疑。

    就在这时候,乾隆皇帝钦点的第八名阅卷大臣兆惠到了。兆惠是正黄旗贵族,以笔贴式当过军机章京,后来平定回部,罗致‘香妃’进献有功,擢升为一等公、户部尚书。以此为乾隆钦点为阅卷大臣――这是让他在考试之后能够大肆收罗一份门生贽敬的酬庸之策的。

    不过兆惠根本不会汉字,如何能够读卷?他倒是有自知之明,到皇上面前请辞差事,乾隆对他说:“圈圈多的就是好的。”并且告诉其他的阅卷官,阅卷的时候不必找他,到了转桌的时候再让他参与评选――就是看卷子上那一种的记号最多,让他跟着照画就是了。

    兆惠拿过这份卷子,上面七个圈圈,他又画了一个,就成了唯一的一份八个圈圈的――以第一名压卷进呈。

    等到挑开弥封,果然正是赵翼第二名是浙江人胡高望,第三名是陕西人王杰。

    不过合该赵翼没有得状元的命数,看过卷子之后乾隆问:“本朝陕西可有状元吗?”

    “前朝曾有康海,本朝没有。”

    于是乾隆将第一、第三对调,赵翼的状元,变成了探花。

    到了传胪之日,一甲三名照例出班跪在前列,乾隆看见探花戴着朝珠,不免奇怪,退朝后问傅恒,傅恒说:“赵翼是军机章京,照例是准许带朝珠的。”他又说:“以前汪由敦的应制大都是由赵翼所代拟的。”

    乾隆觉得委屈了赵翼,却又不愿示天下以不公,便将赵翼的名字记在了心里,此后赵翼特蒙眷注,凡有考差必点赵云崧,每三年京察必记名。外放知府,升任道员,无一非奉特旨。

    这是一段军机章京当年的小插曲,翁同?久在内廷行走,自然早有所知。而他预备仿效赵云崧当年之事的决定,甚至是至亲如老父,也是不知情的。

    只是途,多年积习而下,又岂是能够说改就改的?每日退值之后,回到府中费劲苦功,总算略有小成,不过比起自己原本熟悉的笔锋,看起来却殊觉文字丑陋无比。好在这种笔法的使用只是在殿试之中,其他的时候,还是以原本擅长的文字答卷即可,而且,距离咸丰六年的下场大比还有段时间,所以翁同?心中并不着急。

    这一次他从江苏常熟到浙江来,也是事出有因:他的妻妹字本省府城一家姓雷的秀才,道光三十年于归,却始终没有子嗣,到了本年的四月间,缠绵病榻良久,终于香消玉殒了。

    丧报到了常熟府中,翁同?的妻子听闻妹妹亡故,哭得一塌糊涂,翁同?劝慰了几句,命下人准备车马,和妻子一起,越省吊唁。

    夫妻两个到了浙江,在妻妹家中住了下来。雷秀才知道翁同?虽然仍是白身,却是天子近人,故此在言谈之中,亲近得不得了,连妻子的丧事也全然交给弟弟去办,自己整天陪在翁同?身边,做小到了极致。

    翁同?很不以雷秀才之言行为然,又不好多说什么,在雷家呆了几天,给翁同?想起这杭州城中一位道光年间就已经致仕的大佬。当下和妻子说了一声,雇了一顶小轿出门而去。

    这一次他要拜望的人叫朱士彦,字休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