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8节 新式快枪(第2/4页)  清山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另行下旨意,你的分内之事,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这个神机营的构建给朕搭起来,此事,由你和额里汗全权负责。”

    皇帝说一句,肃顺答应一声,待到皇帝都说完了,肃顺趴在地上碰了个响头:“请皇上放心,奴才定当努力办差,将这皇上金口相加的‘神机营’训练成我大清第一铁军,以保我皇上、我大清社稷安稳如山。”

    “你也不必如此着急。英人行政,与我天朝大有不同,便是真要动武,也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落到实处的。时间还大把的有,就仿照高宗皇帝下旨,设立健锐营的成例就可以。”皇帝觉得自己的这番话说得有点支离破碎,不过肃顺是办老了差事的,不必自己再多做解释,“半年吧,半年之内,神机营要建立起来,到时候,想来宝?那边的差事,大约也可以办完了。”

    宝?这一次远路赶赴杭州,随行的除了总署衙门美国股的章京唐文治之外,还有两个从同文馆中选调出来的实习生员,一个叫荫昌,一个就是文煜之子志颜。

    正是四月阳光明媚的季节,一行人从陆路到头通州,然后乘船,顺河南下,沿途绿柳成荫,花木盛开,风景着实不恶。

    几个人乘坐一条官船,言笑宴宴,倒也不觉时日飞快,宝?身边带着一个伺候的小厮,听人说是京中春熙班的一个小旦,名字叫福宝,生得唇红齿白,十指尖尖,一双水汪汪的爆眼儿,大约是在戏台上演小旦演得多了,行动举止之间像个女孩子。荫昌是老实人旁见了,只是觉得奇怪,并未多想。

    志颜就不同了,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是风月场中的熟手,只是眉眼之间扫过,就知道这个叫‘福宝’的小旦,白天是伺候大人的听差,到了晚间,就是床头枕畔的娈童了。只是他不明白,怎么宝大人到杭州办差,还要带上一个娈童的吗?不知道是不是皇上诏准了的?

    黄昏下船,顺着运河男性,午夜时分,就到了浙江省内,把船停到垂虹桥下,新月如钩,清风入怀,宝?难得的动了酒兴:“糟糕。”在一旁的荫昌说:“只带了路菜,却忘记带酒了。”

    “不要紧。”那个在宝?身边的福宝说,“这里我很熟,上岸不远一里多地就有个镇甸,那有好几家卖酒的,这时候还在纳凉,不愁敲不开店门。”

    于是宝?派一名听差上岸去打酒,然后吩咐船家烧水烹茶,与唐文治、荫昌、志颜倚着船一面品名玩月,一面闲谈。

    “宝大爷,”福宝笑眯眯的说:“我有的主意,您看使得使不得?不如几位爷到桥上去喝酒,有畅快,有凉爽?”

    “这个主意好。”唐文治脱口说道:“我本来就想上岸舒舒筋骨,在这船上多日,身子都要呆得锈住了。”

    宝?有心不从,不过唐文治的话已经说了出来,不好再出言驳回,当下命人收拾茶具、食盒、杯盘,另外带了几条龙须席,搭好跳板登岸上桥。这座桥名叫垂虹桥,是北宋年间初建,当时本是木桥,现在已经改为石桥,桥中建亭,名叫垂虹亭。

    荫昌和志颜在亭中铺好龙须席,请宝?和唐文治相对而坐,自己两个人在侧面盘膝坐下,听他们说话。

    唐文治轻笑着望着坐在旁边的福宝,月光斜射,正照在他稚气未脱的脸上,眉目娟秀,带一点腼腆,像个女娃娃:“你今年多大了?”

    “十六岁。”

    “从师几年了?”

    “八年多。”

    “八年多?会的曲子不少吧?”

    “他早就满师了。”宝?说道:“他师父不放他,唱得其实很不错,不过现在身边没有笛子,不然可以唱一段给你听听。”

    “我的舱中带有笛子,”唐文治向志颜一招手:“劳你的驾,到我舱中去把笛子取来。”

    志颜快步出亭而去,唐文治又问:“你念过书没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