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1节 恭王为使(3)(第1/2页)  清山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事谈完,已近黄昏,府里摆下宴席,请王爷和几位大人入席,刘杰适时的插了进来,把?盐商为王爷特为准备了熊掌一事问了问奕?的意见,奕?年轻人,好新奇,听刘杰说得双眼冒光,心中也很喜欢,却不好应承,还是宝?,在一边替他答说:“既然他有这份孝心,王爷也不好坚峻。”

    “既然这样,”奕?点点头,说:“就拿上来吧。”

    “喳。”刘杰却不转身离开,又追问了一句:“王爷可要人陪您说说话儿?”

    奕?一愣,他以为刘杰是为他准备了什么女子,赶忙摇头:“不要,不要。让她们都下去。”

    “喳。”刘杰答应一声,这才转身出厅堂而去了。

    *

    *

    用过了晚膳,众人又说了会儿话,纳尔经额以王爷远路而来,旅途疲惫为由,早早的拱手告辞,一众人等各自休息不提。

    旁的人都休息了,奕?却睡不着,连他自己尚不知道自己有择席的毛病,躺在榻上左右翻腾,心里胡乱的想着临行前皇帝和他说的话――。

    陛辞是在圆明园基福堂,这里原名叫湛静斋,道光十一年皇帝诞生在这里,登基之后改为现在的名字。

    六额附景寿做导引大臣,领众人入内跪倒行礼:“你们都来了?起来吧。起来说话。”

    “是。”

    皇帝的眼睛落到奕?身后的李棠阶身上,他大约五十岁上下,面容清瘦,有点鹰钩鼻,两片唇瓣略有点削薄,看得出来,是很严正,很克己的那种人:“你就是李棠阶吧?”

    “是!臣正是。”

    “朕当年和你没有见过,却很知道你为人廉洁如水,一生俭朴,恪守清正,不愧是有古大臣本色,也真正是当得起周祖培在朕前的一番保荐之功。”

    “臣不敢当皇上错勉之言。”李棠阶再一次跪倒答说:“臣是百无一用之人,便是小有驽钝之才,捧日有心,效劳无力,唯有尽心尽力上报天恩。”

    “你是朝中蓍宿,正是要给这几个年轻人做做榜样。”皇帝不再和他做过多的纠缠,这一次召集几个人过来,要有很多事和他们讲说的:“老六?”

    “你是第一次和英人相见,有几句话要事先知会你。”

    “臣等恭聆圣训。”

    这一次,皇帝没有让几个人站起来,在软座上换了个舒服的姿势,他说:“夷人和我天朝不论是礼仪上还是风俗上,都有极大的不同,具体的嘛,让礼部礼宾司的通译在路上为你解答,即使有什么不明白的,等你见到夷人之时,也可以一边交往一边学习,想来伊等也不会因为你的进退失据而气恼。”

    “臣弟自当认真领会,不会和夷人在这些问题上发生冲突。”

    “除了这些之外,就是和夷人交往中要注意的四点了。分别就是:言忠信;行笃敬;会防不会剿;先疏后亲。”

    “…………”

    “老六,你总还是年轻人,朕不能,也不愿意拔苗助长,很多事都要靠你自己去学习、去领会、去揣摩。和英人交往也是同样,你是一国的亲王,不但身份贵重,更且是一番表征。让英人知道,天朝对这一次的会商很是重视。”

    “是,臣弟明白了。派臣弟前去天津,于两国交往中要时时处处拿出我天朝的气度来。”

    “哎!这就对了。”皇帝倒没有想到奕?能够这般的举一反三,很是赞赏的点点头:“你能够这样的见微知著,可见长才。”

    “臣不敢以片言邀天之宠。还请皇上解说,以开臣弟茅塞。”

    “朕刚才说过,英人和我天朝不论风俗,礼节,人情,皆不相侔。我天朝受礼仪教化,在这一点上,总要秉持圣人所说的‘君子有容人之美’的古训,为彼此存一份容忍之心,方是正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