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8章 回京 布局(第1/4页)  重振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08章 回京  布局

    八月初五,唐枫终于回到了北京城。因为这一次他又在辽东立下了大功,将来犯的金军打得狼狈退却,守住了宁远及以北的所有城池,这次回来朝廷自然要有所表示了。作为皇帝的崇祯便派了周延儒为首的一干朝中大臣来到了安定门外迎接凯旋而回的一千多名京营军士。安定门作为北京九门之一,正是出征将士得胜归来时必走的道路,对这些神机营的将士们来说,这还是第一遭有如此高规格的对待呢。

    唐枫此时也已经披上了盔甲,骑在了马上,显得是那么的气宇不凡,更是让周围一同迎接他们的众多百姓感到了他的与众不同。不过毕竟这些迎出来的人多是朝中重臣,虽然唐枫有大功在身,身份也自不低,却也不敢真的太过托大,所以在见了那些人后,便只说了些场面话,就各自散去了。

    唐枫则是直往皇宫前去交旨,他可算得上是半个钦差了,进京自当先见皇帝,先公后私。崇祯也很高兴地接见了唐枫,除了夸赞他为国立功之外,更多的是询问唐枫有关辽东军民的情况,以及这次战争的具体经过。对此,唐枫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并且也着重地点到了自己用反间计迫使多尔衮率军退却的事情,这让崇祯连连点头,认为唐枫能不战而退敌,比强攻更能扬我大明国威。

    但在之后,崇祯就想到了前段日子在北京城发生的有人污蔑唐枫有不臣之心,要拥兵自重的传言。现在想来,当初若自己真的下旨叫回了唐枫,今天可就没有这么一场大胜了。这让崇祯觉着有些愧对唐枫,言语上就更加的亲切了。

    不过对唐枫本人的封赏却并不能与他所立下的大功劳相匹配。除了一些金银器物的赏赐外,就只是加了一个太子少保的头衔。其实原来崇祯是想把唐枫的安平侯提为国公的,但是却遭到了朝中多数大臣的反对,一个才三十出头的人,短短几年里从一个白丁而出侯爵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如何能再把仅次于亲王的公爵之位给他呢?

    对这一点,崇祯也并没有做多少的坚持。虽然心里对唐枫还是很信任的,可是那些对唐枫有拥兵自重,以及心怀不轨的说法还是在他的心里生了根,对唐枫也有了几分的提防。这样一来,对唐枫本人的封赏少了,可立了功也不能不有所表示,所以最终只能把恩赏给了他的两个儿子,长子克清为云骑尉,次子为恩骑尉。以两个散职代替了对唐枫的赏赐。

    对这种恩赏,唐枫并没有太往心里去。和古人不同,唐枫看重的是实际的利益,无论是侯爵也好,国公也好,都只是勋爵而已,自己想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权力,既然两者都没有分别,那又何必非计较这些呢?

    见唐枫对朝廷这样的安排没有半句怨言,崇祯反倒觉着有些不安了,又是好一阵的劝勉。唐枫也说了一番为人臣子就当为国效力的话后,这面圣交旨的事情也就做完了。不过在最后的时候,唐枫还是出于替朝廷的考虑说出了金国内乱的事情,请崇祯一定不能放过了眼下的大好机会,出兵金国。

    对此崇祯却是一阵苦笑:“安平侯你有所不知,虽然今年我大明的收成比前两年要好了许多,但各地的百姓依然无法自给自足,再加上国库也很是空虚,实在是不能用兵了。”

    唐枫也知道朝廷的苦处,不禁叹了口气。随即他又想到了之前自己在路上所在意的事情,问道:“陛下,不知几月下来,那苏州的港口贸易可有收获吗?”

    提起此事,崇祯的脸色才有些好看了起来:“苏州每月都能为朝廷送来十数万的银子,正因为有他们的资助,一些地方的灾民才能妥善得到安置。安平侯之前所提的建议的确是利国利民的举措啊。”

    这样一说,唐枫也算是放心了。他最怕的就是朝廷里有些食古不化的人反对开海一事,最终使得苏州的事情不能做成。现在看来,或许是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