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五百九十)亲自上阵(第1/4页)  高科技军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约有100枚“天狼星”火箭落在了苏军后备部队的集结地域,当天即造成苏军37000人死亡,42000人受伤。苏军很多人是头一次见识到这种可怕的武器的威力,一时间心惊胆裂,苏军的士气再一次遭受沉重打击,已近于崩溃。

    而就在这时,华军的总攻开始了。.

    经过一整天的激战,枪炮声变得越来越激烈。苏联政委叶戈尔擦了一把头上脸上的烟灰和汗水,席地而坐,从兜儿里掏出纸、笔,给他的妻子奥尔塔写信:

    “亲爱的,今天我们又一次击败敌人对我们防线的进攻。我们的小伙子们打得真叫不错,当然,德国霍特将军指挥的部队表现得也很出色。南面据守沿河一带防线的部队已经彻底崩溃了,敌军如同潮水般的涌进缺口,炮弹立刻不计其数地向我军侧翼倾泻过来。一些前线部队只知道自己成功地顶住了面对他们的华军,却无法获悉他们的侧翼和后方的情况。他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翼侧打击弄糊涂了……这是个什么日子!我们预定晚上10时30分撤退,而当我们撤退时,却遭到猛烈炮火的打击。……除了感到震惊外,我还可以。”

    苏军部队开始全线后撤,华军越来越多的炮弹落到了苏军头上,由于通讯系统不灵,霍特最初只获悉华军已经渡河,至于随后发生的灾难他一无所知,直到苏联第9集团军被击溃。危及德国志愿军的右翼时,霍特才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

    他对于苏联统帅部的种种做法确实感到气恼。从战争一开始,他们就拒绝使用无线电通讯,理由是任何人都能截获无线电信号。而电话是安全的。这意味着要搭起无数英里长的电缆,并且常常要依靠超载的民用线路——但至少中国人收听不到了。

    在整个战役期间,“通讯安全”问题受到实战的检验。有些电话线迅即被华军的坦克碾断;有的电话线被调来调去的苏军部队漫不经心地切断了;还有的电话线由于各个指挥部搬来搬去而遭到破坏。单是霍特的指挥所,在10天之内就搬了7次。筋疲力尽的通讯兵来不及把线挂好,结果导致苏军中的德国志愿军像聋子一样“孤军”作战。

    苏军的翼侧已被华军突破,却又得不到上级的任何指示,苏军前线指挥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霍特则不同。他镇定自若,毫不惊慌,井井有条地转而保护他的暴露的侧翼并把军队后移。

    6月27日以后,霍特同他左面的苏军总指挥部、右面的苏联第17集团军以及后方他的顶头上司罗科索夫斯基和巴甫洛夫等人。已经不再有任何直接的联系。就连对他属下的大部分指挥官,也无法通过电话线下达命令。唯一可靠的通讯方法是亲自视察或使用乘摩托车的通讯员。霍特恼怒之下,想出了简便易行的通讯方式。他在驾车经过乡村时,把文电塞进他的手杖的末端,并把手杖伸出车窗。这样他的通讯员就会驾驶摩托车把文电取走。然后去找收件人。

    但是,沿着陌生的公路行驶,去寻找不断移动的部队,是件棘手的事情。象德国通讯员沃尔特向坐在路边的3个士兵走去。想问路。当地走近时,其中一个士兵戴上了头盔。沃尔特这才发现他们是中国士兵。

    对于这些由于通讯不灵而产生的种种问题,霍特十分清楚。部队要因此而受苦了。苏军目前还在陆续往一线增调兵力。命令是前两天刚下达的。作为“耳目不灵”的司令官,霍特当然料想不到局势会如此之快地逆转直下,部队很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混乱。不过,尽管如此,霍特对于他的士兵还是充满信心的。因为他麾下的是德国陆军中一支经过严格训练的职业军队,相信他们会依靠自己良好的军人素质度过这一难关。

    可是,就是这样一支军队,沦为目前这个狼狈处境却是霍特始料未及的。霍特一直认为他的远证军注定要在苏联干出一番大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