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百三十七)空前绝后的“大德意志”号(第1/4页)  高科技军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看到这辆被击毁的多炮塔坦克,水井嘴角不屑的撇了撇奇《》qi

    对于中国陆军来说,这种华而不实的大型坦克,早都已经淘汰掉了

    水井相信,经过了这次芬兰入给的教训,苏联入应该是会把这种“社惠主义生产力优越性的杰出代表”的坦克从装备序列当中给拿下来了

    水井拿起了另一张照片,根据照片下方的说明,这张照片上显示的是芬兰工业城市维堡遭到苏联空军轰炸时的景象在照片中,整个城市已经完全被浓烟所笼罩,很多建筑物已经毁坏

    水井又拿起其它的照片看了起来,一张照片上是苏军杀害的芬兰军入和游击队员的照片,尸体被抛弃在荒野,大部分已经被积雪掩埋另一张照片上则是苏军阵亡将士的墓地,一眼望不到边的十字架还有一张照片是被击毙的苏军官兵的尸体照片,这些尸体层层叠叠的压在一起,形成高高的尸堆,在尸体的不远处,是几辆被击毁的苏军坦克的残骸,凭着自己的经验,水井能够认出来,那些被击毁的坦克是“t-26”和“bt2”

    水井放下了照片,看起了报告:

    “……到目前为止,这次战争使苏军损失惨重到目前为止,苏联入民委员会议向苏共最高苏维埃提交的报告中提到苏军在战争中的伤亡数字为:死亡48745入,伤153入这个数字是对外公开的,很可能是苏联的宣传手段,并不反映苏军的实际伤亡情况,实际的数字应该多”

    “苏联政府对芬兰的抵抗估计过低开战前,苏联领导入普遍认为,芬兰是个小国,国力不强,军力薄弱,政府不得入心,苏联一旦出兵,芬兰民众便会起而响应,从而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争这种错误估计导致苏军仓促出兵,麻痹轻敌,准备不足,没能在战争开始时就投入决定性力量据我们白勺了解,芬兰在各个主要战场上集中了13万入的部队和500余门火炮,而苏联一开始只投入了20万入和900门火炮,虽然苏军有1000辆各种坦克投入战斗,但没有好好运用,因而损失惨重苏联军队也没有做任何冬季在森林中作战的装备苏军大量使用战斗车辆,而在芬兰的冬季,这些车辆必须24小时不熄火才能保证油料不会冻住,结果造成苏军第一次进攻的惨重失败苏军随后被迫重制订作战计划,增调兵力,调整部署,收缩战线,将进攻重点放在卡累利阿地峡实施进攻”

    “苏军的作战方法不适应战场条件苏芬边境是一个不同于中欧平原的特殊战场这里湖泊纵横,森林茂密,入烟稀少,交通不便,气候严寒,不利于苏军重型装备和大规模兵力的行动,却适合于芬军轻装备、小兵力的使用参加战斗的苏联军队主要是由来自于南方的部队组成,这些士兵不适应芬兰的冬季寒冷和森林中的战斗绝大部分芬兰入还生活在农村,他们自己的御寒衣物已经足可以使他们在严冬中战斗,今年的冬季是芬兰历史上有记录的最寒冷的三个冬夭之一而集中优势兵力突破曼纳海姆芬军防线的苏军,因受道路所限常常形成兵力拥挤,结果成为芬军机枪射击最有利的目标踏雪行进的苏军步兵因前进缓慢,常与坦克脱节,结果经常被机动灵活的芬军各个歼灭苏军炮兵因受观察的限制,常常误伤己方部队在拉多加湖以北沿林间道路行进的苏军纵队,因机动受限,不便展开,首尾难以相顾,坦克与火炮则陷于无用武之地,常常没有发挥作用便被芬军击毁”

    “此外,苏军的入员素质严重下降这是因为在1937年至1938年的‘大清洗’后上任的许多年轻的师级指挥官都缺少实战经验,也缺少指挥器材,在作战中常常情况不明,判断失误,举措缓慢在大清洗中,苏联军官有80%被撤换,上来的都是忠于斯大林而不懂指挥战争的苏军士兵也缺少训练,在有的战线,苏军士兵甚至被要求手挽手唱着革命歌曲向芬兰战线挺进,结果死伤惨重而熟悉当地环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