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7 章(第1/4页)  犹太商人羊皮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事而哭泣不止。后来,当他们单独一起待在小屋时,父亲说:“我们只能这样做,孩子,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救我们的命!”

    “是的”,儿子答道,“您这个法子是最好的了。”

    轮船驶进了码头后,狄利斯同他的儿子匆匆忙忙地赶到了城市的地方法官那里。他们指控了水手们的海盗行为和犯了企图谋杀罪,法官逮捕了那些水手。法官问水手们是否看到老人把他的珠宝投入了大海,水手们都一致说没看到过。但法官仍然判决他们都有罪。法官问道:“犹太人不会弃掉他一生的积蓄而不顾,只有当他面临生命的危险时才会这样去做吧?”水手们只得赔偿了狄利斯的珠宝,法官因此饶了他们的xìng命。

    任何一个犹太人都知道他们是输不起的,他们只有成功,失败了,就意味着灭亡和永远没有机会再来,因而,他们都异常地努力,很多犹太人就是在别人看起来根本就不可能东山再起的绝境的时候,取得了成就的。打开犹太名人的少年经历,就会发现在10个犹太名人里面,有八九个是从小在苦难、坎坷中长大的。犹太人的这种逆境成功的精神,永远为世人所敬佩。

    成功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我需要”,而是“我必须”。

    即使是在他们遭受驱逐和凌辱的时候,在他们像烂泥一样被踩在脚下的时候,他们也不放弃自己是上帝选民的自豪感,别人欺凌他们,说他们是“犹太猪”,希特勒说犹太民族是劣等民族,不配和高贵的德国人生活在世界上,可是他们从来没有这样认为过,他们反而觉得自己才是最值得骄傲的民族,自己仍然可以改变这个世界。于是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为了自己“上帝的选民”这个称号而自豪,使这个倍受欺凌的民族团结在一起。他们用自己巨大的财富让世人对他们羡慕和妒忌。

    第二部分 冒险致富危机中寻找希望(2)

    1921年的俄国,经历了内战与灾荒,急需救援物资,特别是粮食。哈默本来可以拿着听诊器,坐在清洁的医院里,不愁吃穿安稳地度过一生。

    但他厌恶这种生活。在他眼里,似乎那些未被人们认识的地方,正是值得自己去冒险、去大干一番事业的战场。他作出了一般人认为是发了疯的抉择,踏上了被西方描绘成地狱似的可怕的前苏联。当时,前苏联被内战、外国军事干涉和封锁弄得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十分困难;霍乱、斑疹、伤寒等传染病和饥荒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重大的决策新经济政策,鼓励吸引外资,重建前苏联经济。但很多西方人士对前苏联充满偏见和仇视,把苏维埃政权看做是可怕的怪物。到前苏联经商、投资办企业,被称做是“到月球去探险”。

    哈默心里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风险大,利润必然也大,值得去冒险。于是哈默在饱尝大西洋中航行晕船之苦和英国秘密警察纠缠的烦恼之后,终于乘火车进入前苏联。沿途景象惨不忍睹:霍乱、伤寒等传染病流行,城市和乡村到处有无人收殓的尸体,专吃腐尸烂ròu的飞禽在人的头顶上盘旋。哈默痛苦地闭上眼睛,但商人精明的头脑告诉他:被灾荒困扰着的前苏联目前最急需的是粮食。他又想到这时的美国粮食大丰收,价格早已惨跌到每蒲式耳一美元。农民宁肯把粮食烧掉,也不愿以这样的低价送到市场出售。而前苏联这里有的是美国需要的、可以jiāo换粮食的毛皮、白金、绿宝石。如果让双方能够jiāo换,岂不两全其美?从一次苏维埃紧急会议上哈默获悉前苏联需要大约100万蒲式耳的小麦才能使乌拉尔山区的饥民度过灾荒。机不可失,哈默立刻向前苏联官员建议,从美国运来粮食换取苏联的货物。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初战告捷。

    没隔多久,哈默成了第一个在前苏联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此后,列宁给了他更大的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