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4 章(第1/4页)  世界100位首富人物发迹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区成了一片火海。当诺贝尔和父亲赶到现场时,工厂已成一片废墟。他们从残留的灰烬中找到五具遗骸,其中一具,便是诺贝尔最疼爱的小弟艾米尔。

    巨大的不幸发生后,父亲病倒了,母亲终日以泪洗面。诺贝尔也是万分悲痛,不能自持。当他从悲伤中振作起来后,立下了一个宏愿:"我一定要找出硝化甘油最安全的使用、存放和大量制造的方法。"

    由于bàozhà事件造成的影响,政府部门严禁诺贝尔火yào工厂复业,并要求他们不得在离市区5公里内做这项危险试验。诺贝尔只好到乡下去寻找用地,但人们都避之惟恐不及,他不得不死了这条心。后来诺贝尔只好买了一艘大船作工厂,在一个大湖上作试验。由于其他船只上的人对上次的bàozhà事件还心有余悸,他们不许诺贝尔的"水上工厂"靠近,诺贝尔不得不经常改变停泊位置。

    支配世界火yào

    经过努力,硝化甘油zhàyào终于又生产出来了。但是,因为bàozhà事件,无人还敢购买。诺贝尔心想,没有人敢使用,我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于是他扩大宣传,并亲手做示范表演,让人们知道这是一种不仅威力强大,而且安全可靠的zhàyào。大家目睹了他的示范表演,疑虑渐消,工厂的订单又源源而来。

    雄心勃勃的诺贝尔又到德国汉堡去开设了一家火yào工厂。工厂不大,四周环绕着4米厚3米高的围墙--正是这座小小的工厂,从此支配了世界火yào界。

    但是,对诺贝尔不利的消息也还在各处流传。有一位到纽约的德国旅客,在外出时把一个小盒子存放在旅馆服务台。服务员不知道盒内装的是硝化甘油,随手放在椅子下面。不久,小盒子往外冒黄烟,服务员惊慌之余,拿起盒子就往马路上丢,眨眼间,就引起了一场大bàozhà。附近一带民房的门窗玻璃全被震破,马路上丢盒子的地方zhà成了深1米的大坑。

    这件事立刻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各报纷纷以最醒目的标题、最大的篇幅谴责硝化甘油。

    1866年3月,巴拿马一艘名叫"欧洲号"的轮船离港时,船板上的硝化甘油突然bàozhà,致使17人死亡。在旧金山一个仓库中,硝化甘油bàozhà又造成14人死亡。接二连三的bàozhà灾害,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恐慌,致使各国都严格禁止硝化甘油的贮存和制造。这些沉重的打击和不绝于耳的责难,并没有使诺贝尔灰心丧气。他想起那些无辜被zhà死的人们,想起可怜的弟弟艾米尔,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制出十分安全的硝化甘油zhàyào来。不知又经过了多少次的试验,他终于研制出一种用雷管引发的、固体状态的硝化甘油zhàyào。

    诺贝尔奖基金

    1866年10月,德国组织了一个硝化甘油zhàyào审查委员会,对诺贝尔所制造的zhàyào在安全xìng和威力方面做了全面的安全审查。审查后全体委员一致认为:这是一种成功的产品,在使用和运输方面都可以绝对放心。

    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第二年年初,德国矿业界人士前来订购大批硝化甘油zhàyào。由于采矿的效率提高,而且从未发生意外,矿商们个个眉开眼笑。接着,法国、英国也前来采购,连诺贝尔的祖国瑞典也订购了。

    一度被视为可怕的危险物品,现在成为赐福于人类的大功臣。硝化甘油zhàyào的用途之广难以尽述,像隧道工程、挖掘运河、开山辟地、铺路架桥、开发铁路等等,全都离不开它。

    硝化甘油zhàyào的发明促进了世界科技的快速进步。诺贝尔的克鲁伯火yào工厂在不断地扩展着。到1874年,硝化甘油zhàyào的供应量高达3120吨。经营硝化甘油zhày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