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6章 祖大寿覆亡(第1/2页)  回到明末当帝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几万明军潮水般的冲进顺德府。

    这实际上是一场汉人之间的血战,因为祖大寿的人马全是明朝的军队,几年前他们跟着祖大寿当了汉奸。

    不只是这一仗,有人说明末清初的战争实质上是汉人与汉奸的战争。

    翻开明末清初的历史,鞑子能够一统天下,坐稳中原,很大程度上,他们依靠的是汉人,这就是一些历史学家所说的,明末清初的战争是以汉治汉。

    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再到多尔衮,以及后来的康熙大帝,他们走的基本上都是以汉治汉的道路。从鞑子智囊级的人物范文程和宁完我,到为他们开疆破土的清初三顺王,再到能够入关、统一中原,大将吴三桂,祖大寿,洪承畴,马国柱,李成栋,佟养甲,等等大汉奸,为他们充当了急先锋的关键作用。

    鞑子们如果离开了这些汉奸,他们入主中原一统天下,简直是痴人说梦!

    直至南明的弘光政权覆亡以后,全国各地的反清复明战争又持续了几十年,最后基本上都是靠汉人军队把他们镇压下去,这些汉人的军队大都是明朝的旧军队改造过来的。因此还有人说,明朝实质上亡于明军。

    眼前的顺德之战就是这种情况,是汉人军队与汉奸军队之间的争战,并没有鞑子的直接参与,鞑子只是充当了幕后指使的角色。

    因祖大弼惨死在朱由崧的剑下,祖大寿铁了心地要为他的左二疯子兄弟报仇,因此也要铁了心地当汉奸,跟铁了心的跟朱由崧为仇作对到底!

    因此虽然城破了,他没有率众弃城而逃,他现在也就无路可逃,后面就是多尔衮,如果他不战而逃,他的新主子多尔衮绝不会饶他。

    因此双方在城中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但是祖大寿这一万人马要想对抗朱由崧的近二十万大军,无异于螳臂挡车。虽然论战斗力他这支军队也称得上清军的精锐,但是遇到朱由崧的队伍,他只能是甘拜下风。

    且不说一万pk二十万众寡悬殊,单就朱由崧的两大王牌之师,御营铁骑和忠贞营的六千人马他就对付不了。

    因此,一场混战下来,祖大寿的人马伤亡惨重,一万人马很快被打零散了。

    而且对于汉奸,朱由崧早就有旨,全部斩杀不许投降,因此这一战城中到处都是死尸,没有一个俘虏。

    最后祖大寿身边只剩下一百来人,手下的大将还剩下祖大乐和祖泽远,这便是他祖家军的全部家底了。

    现在他们想弃城而逃已经不可能了,他们已经处在明军的重围之中。

    眼前的明军为首的一员铁甲大将,身材魁梧,浓眉方脸,面如胶泥,坐下高头大马,手提长把开山钺,之威风不亚于天兵天将下界。

    祖大寿当然识得此人,正是悍将祖克勇,当年也是祖家军的骨干将领之一,曾经跟祖大寿既是上下级,又是主仆。

    这已经他是他们第二次刀兵相见了,上一次是在大名府城外,祖大寿和吴三桂奉命诱敌深入,那时叙完了旧情,也喝了绝交酒。按说应该直接以刀枪说话了,但铁骨铮铮的祖克勇没有急着动手,他对祖大寿仍然有几分旧情。

    “祖克勇,你这个忘恩负义之辈,背主求荣之徒……”祖大寿手下大将祖大乐和祖泽远大骂祖克勇不义,但骂着骂着他们自己都没词了,因为当了汉奸的是他们,背叛了祖宗,落下千古骂名,祖克勇才是气节英雄。

    祖大寿一摆手制止了手下二将,对祖克勇道:“我们走的路不同,早已是战场的仇敌,放马过来吧,谁都不必念及旧情,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你我皆为汉人,当今陛下乃千古明君,鞑子皆惨无人道之辈,放着明主不事,却仰鞑子的鼻息,何也?赶紧束手就擒,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