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九章 城东村36号胡同(第1/5页)  末代锦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锦衣卫来说,今夜尤其漫长,刚收拾了那达蒙的十几名刺客,还没得好好休息一下,又传来有刺客漏网的消息。

    首担职责的朱雀不敢大意,明天是朝廷和闯军议和的最后日子,她不想类似太子事件的情况再次发生。

    “朱雀门举门出动,全城搜索,务必给我把潜逃的刺客揪出来!”朱雀一声令下,在京城的三百朱雀门锦衣卫开始全城搜捕那漏网的刺客。

    “你你你,你们五个,跟我来。”布置完任务,朱雀挑选朱雀门中五名精英跟随自己,连夜赶往城东村。

    城东村是一个偏僻的小村,这里民风淳朴,生活安静,虽然地处京城地界,但少有世俗之扰。城东村还是皇帝狩猎的必经之地,所以这里设置一个驿站,是全国剩下的为数不多的驿站,很多驿站已经被崇祯废除了,这个驿站算是整个村最高的管理机构,但是显然,这个驿站的权力可以和一个县衙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是皇帝御赐。

    要想平安地进城东村,必须经过驿站。要想过驿站,除非有皇帝手谕。但是,半夜出征的朱雀断然没有崇祯的手谕。这可怎么办?硬闯?不是不行,但是明日早朝铁定被驿站长参一本,锦衣卫权大,却也要注意分寸。

    “拿这把刀去。”朱雀出门前,朱青给他一把刀,正是自己的青龙圆月刀。这刀独一无二,为青龙一人独有,可以说,见刀如见人!

    朱雀将信将疑,自从崇祯废除驿站制度后,能留下来的驿站都格外嚣张,除了皇帝可以说目中无人,当然,这是对那些外人而言,对内,驿站长可相当客气,因为村民有权联名上书罢黜驿站长的权利。这又是明廷留存的不多的地下规矩。

    带着朱青的青龙圆月刀,朱雀率领门徒赶到了城东村。

    城东村平日里都显得非常宁静,夜里更安静地出奇,连狗都不会吠,因为这里根本不可能有小偷。

    但是,今夜有些奇怪,朱雀等人还没进入城东村,村里的狗已经吠了起来。

    “姐姐,今夜怎么突然有狗吠?”城东村38号胡同,这是一个大院,但只住着两个女人,便是陈圆圆和李玉凤。与其说是安顿,不如说是软禁,但是相对于官府大牢和那些江湖客栈,她们似乎更喜欢这个村庄这条胡同,索性也就暂且住下来吧。此时听到狗吠,李玉凤被惊醒,她有些害怕地来到陈圆圆的房间,陈圆圆也被吵醒了。其实她比李玉凤更害怕,因为她并不会武功。所有流浪江湖的经验告诉她,半夜狗吠并不是什么好事儿。但是,作为姐姐,陈圆圆故作镇定地护着李玉凤,“凤姑娘不必担心,想必是半夜起了风声,惊了村里的狗才吠的。”

    此时,门外胡同里便有人说话了,“你们去那边看看,你俩跟我来。”这是驿站长的声音,狗吠声已经引起他的注意,城东村很少有事儿,如果谁在任内有事儿,丢前程不说,还可能丢脑袋。驿站长不敢大意。

    “奇怪,都说这城东村是风平浪静的地方,为何今夜狗吠连连?”朱雀等人已经来到村口。村里的动静已经略知一二。这让朱雀更相信朱青的判断,刺客很可能选择城东村下手!

    “站住!什么人?”朱雀被发现是必然的,因为她们根本就不想非法进入。

    “锦衣卫追查刺客!”朱雀应道。

    “皇上手谕?”果然守门的官兵很讲规矩。

    “事出匆忙,未曾申请。”朱雀也老实交代,她没必要跟这些本分的官兵扛上,因为在大明这个时候,能真心为它做事的人已经难能可贵。

    “没有皇上手谕,一律不准入村。”守门将士果然较真。

    无奈,朱雀只好亮出朱青的青龙圆月刀,“有此刀为证。”

    守门将士一看,确是一把好刀,好像在哪见过。来着没有皇帝手谕,但竟敢拿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