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二章 资产评估(第2/4页)  国企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然都要超过一亿。

    剩下的就是医疗费和统筹养老保险了。这些钱也都是多年积累下来的钱,虽然每个月不多,但是每年积累下来,可就是大数目了,特别是医疗费这一块,啤酒厂已经好多年没给报销医药费了,这些积累起来也有六千多万。

    实际上,还有一部分,评估小组都不知道是要算上去呢,还是不算,那就是历年来,由于效益不好所欠员工的工资,因为是国有企业,加上要让账面上做得漂亮一些,所以一直以来,哪怕是在啤酒厂曾经再艰苦的时候,员工账面上地工资都是有地,可最终发到员工手里的工资,自然会大打折扣。这个情况,或许要看员工是否闹事,如果闹事将有关证据上告,在改制地时候只怕也得算进来,如果员工们老实一些,不闹事,不算了或许也就这样过去了。从潘伟提供的数据来看,这一块也有六千万。

    这些账目,要不是经过评估小组的整理,黄云逸都还真不清楚,有些情况虽然知道一些,可他并不知道详细的情况,拿着这两亿五千万的账单,黄云逸差点昏过去了。

    这么一大笔债务,而且都是欠员工的,只怕后面的改制中,会碰到很大的阻力,如果员工要工龄买断什么的,只怕还要更多的钱,现在还只拉开一个序幕,旦涉及到员工的利益,就会天翻地覆。

    当然,黄云逸更担心改制后,员工这些应得的钱。都得不到,或者会被变相地抹掉了,这是一个大问题,得和酒诸葛等人商量商量。这些事情必须提前准备。

    债务的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如果没有黄云逸那两年带领啤酒厂员工弄一下,现在欠银行和集团公司的钱,只怕还不止这些,至少要翻倍了。

    债务问题搞清楚了,那就是啤酒厂现有资产评估的事情了。

    啤酒厂地资产非常清晰,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三产什么的。就是华湖广场一幢小楼,城西一个仓库,城北一个分厂。其实现在除了华湖广场的江南酒楼租给人家用,仓库和分厂都没用了,每年还要花钱发工资派几个人在那里看守。那边也就是地皮能算一些钱,可那郊区的地皮又没有形成房地产开发氛围,所以一点也不值钱。

    至于江南酒楼,这个地方虽然值钱,可这个地方已经是规划控制区了,就算有人买了去,也不能进行改造,因为这楼上有领导人的题词,而且当时就是直接写在了墙上的,所以这里迟早要作为文物来保护的。不然这个小楼只怕老早被集团公司给收回去了。

    重要地资产,自然就是啤酒厂玉龙山下的这块土地,按照黄云逸等人找房地产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朋友评估。

    这块地如果不用解决啤酒厂那些问题。只怕十亿也有人要,基本上应该最高价就是十一亿了,但是如果要将整个啤酒厂吃过来,要负责还啤酒厂欠的那些债务,那就要直接将债务数目去掉。按照现在啤酒厂约莫5亿的各种债务。超过4亿只怕就没人要了,这还有个要求。那就是不安置员工地后路。

    当然,大家都知道,关键的还是员工后路的安置,这可是一个定时炸弹,只要没弄好,任何公司吃下这块土地之后,都有可能鸡飞蛋打,尤其是啤酒厂员工闹事之后,这一块的风险就大了,谁也不敢轻易下手。

    所以,前面那些债务和资产的评估都是简单的问题,关键还是改制后啤酒厂员工安置问题,这是黄云逸关心的,员工关心的,集团公司领导关心的,厅领导乃至省里领导都会关心的,那些来收购来捡便宜也好,来找机遇也好,那些单位要考虑要关心地。

    对于玉龙山下土地的评估,实际上就牵扯到了员工改制后安置的问题了,所以这就成了大家讨论地焦点了。

    第一次评估结束后,集团公司迅速召开了啤酒厂改制会议,集团公司大佬们和啤酒厂的大佬们都来了,在集团公司九楼会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