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推书(第1/6页)  你对修真一无所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年看书很少,几乎所有评论都是发布在优书网的。今天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汇总。同时支持一下苏团组织的活动^^。

    一、主站文

    历史类

    汉祚高门

    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作者还没上架,那充满气魄的简介和精彩曲折的开篇让我着实惊艳了一把,再加上当时多喝了两杯白开水,不小心上头了。脑子一进水,就对这书胡乱吹捧起来(以下是当时写的评语):

    晋室播迁,衣冠南渡,王马天下,无非苟安。

    祖生击楫,桓郎叹柳,侨族北望,怎奈胡尘。

    吴兴沈氏,天降宝树,霸才经远,丽词卓荦。

    纵横翻覆,体国谋身,凌绝南士,声震江左。

    想望寄奴风采,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会当长缨在手,澄清河洛,痛抒千古胸臆。

    舞台剧一般的表现张力,实体书一样的资料功夫,个人眼中2017年起点历史文开门面之作,五星级力荐!

    然而,现在再看,我却只能感叹一句:高开低走,一路走到臭水沟。近两百万字了,北伐大业未见寸功,只见得主角折冲于众高门之间来回和稀泥。唯一的优点是充分展现了门阀政治的运作逻辑。可是,如果要看东晋世家的政治斗争,那为什么放着田余庆老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不看,而要看学历史呢?

    虽然作者声称自己比起种田来,更重视通过政治运作将江东各势力融合成一个稳定的政治联盟。并倾向于认为反对意见大多是出于教条的种田主义。

    但在我看来,无论是种田,还是政治斗争,都只是达成目标的手段之一,二者并非完全对立,而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无非是在实际运用中有所偏重罢了,就本书来看,一切手段都应该围绕驱逐胡虏这个目标而服务。

    因此,作者的失误,在我看来,就是让主角长期沉迷于政治斗争,在与一群门阀势力的勾心斗角之中,让手段取代了原先目标的地位,并使得这种手段上升到排外的唯一价值的高度。

    这次推书的走眼失误,极大地打击了我接下来推书的热情。所以,在之后的时间里,除了完本书以外,我都不怎么写正式的评论,而是以写段子编笑话为主。由此堕落为一名低俗的“优书网段子手”。(手动滑稽)

    民国之文豪崛起

    两个时期不同评论合并在一起:

    a(上架前的评论)在民国畸形的政治经济结构下,意外诞生了一大批人文社科领域的“大师”,堪称云(泥)蒸(沙)霞(俱)蔚(下),群星(魔)璀(乱)璨(舞)。其文采风流,风评八卦,至今仍是一大卖点。实体界早已有南渡北归之流大为叫座,网文界则等到现在才有专攻这条线路的民国版隔壁老王。

    然而,以上内容,只是故事背景而已,真正花团锦簇的亮点,在于隔壁老王炉火纯青的撩技。我觉得等到上架以后,老王还是早晚要回归到推土机的道路上来。嘿嘿嘿。(果然不出所料,上架第一章就开动了)

    b(17.7.29更新评论)自九一八事件起可以弃书了。我明白作者被网站和编辑警告,不得改变历史的难处,但是作者还要长篇累牍地描写那无法改变的屈辱历史(以及主角瞎忙活半天啥用也没有,最后只能挤出一两滴同情的眼泪)让人郁闷,就是作者自己的问题了。

    大明春色

    西风紧,是目前少有的,开新书之后,不因评分问题引发龙空撕逼,反而令一群绅士纷纷露出心照不宣笑容的司机湿傅。本书是其沉寂一年后的回归之作,以靖难之役开篇,融合了平安传世界线,主线攻略难度也较为相似。主角是由小市民半路穿越的高阳王,与朱棣、姚广孝等人虚与委蛇,更是与燕世子、原历史上的的明仁宗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