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章 出兵剿賊(第1/2页)  大唐遗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非常先进的行政体系,唐朝的衰弱也不是因为行政体系出了问题。

    村官们要求恢复唐朝的行政制度,主要是唐朝有现成的,而且非常完善成熟的典章制度,包括法律体系。

    那十几个半文盲村官也只有按章执行的能力,让他们去重新创立一套行政体系,那是做梦,且不说那是没有经过任何实践的行政体系,所以云默不反对村官们要求恢复大唐制度的建议。

    分田分地的章程云默已经拿了出来,具体执行那就是六部的事情了,如有偏差和私心,自然有都察院的人负责纠正。

    分田分地的具体事物,云默从来不管,每个人都有自己位置,在什么位置上就该什么盐的事儿,如果云默放弃手中的事情不管,然后跑去耕田,那就本末倒置了。

    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后院教梅兰竹菊四个丫头记账,英子也不甘寂寞,非要跟着一起学。

    西域这地方不差铜,高昌国也在大量铸造铜钱,可云默并没有相应的人手,所以只能暂时使用高昌国的钱币。

    几天之后,城主府旁边的广场边就出现了一家钱庄,负责接待的是城主府的侍卫,而坐堂的则是城主府的四大丫头梅兰竹菊。

    不用说这钱庄是首领开办的,一打听之下,往钱庄存钱居然不收保管费,而且还有利息拿,天下居然有这样的好事情。

    可大家没有钱往钱庄存钱,反而他们需要借钱买牲口,首领果然仁慈,在这钱庄借钱的利息可低了,每年才百分之十的利息。

    而西域借钱的利息,少说也是百分之三十,那还等什么,赶紧去钱庄借钱吧!然后买上牲口好开荒,开春之后自己的十亩地就可以全部种上庄稼,等丰收之后就可以买个西域婆娘过日子,想想都觉得幸福。

    清香谷的银钱全是用青盐换来的,哪里经得住所有人前来贷款,五六天的时间,国库存在钱庄的十几万贯铜钱放贷出去了。

    可还有一些人没有借到钱,而他们还需要购买很多必须品,缺少银钱的云默有点焦头烂额了,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底蕴不够啊!

    可天无绝人之路,锦衣卫陶钧带着消息回来了,云默立即在议政大厅接见了他:

    “参见主公。”

    “陶爱卿起来说话,这次真是辛苦你了,先喝口茶再说吧!”

    陶钧这七八天在外面风餐露宿,嘴唇和脸上已经裂开了无数的小口子,西域的秋风还真是凛冽。

    对于忠心办事的人云默想来很敬重,他亲自给陶钧倒了一杯茶:

    “谢谢主公赐茶。”

    陶钧也不客气,一口把云默递来的茶一饮而尽,然后开始禀报:

    “毕勤哥见阿斯兰带着十万大军来增援鄯善,他就选择了主动向哈密后撤,而阿斯兰则带着大军在追击。”

    鄯善到哈密有三百多公里,沿途不是沙漠就戈壁,十万大军粮草的转运可是一个大问题。

    在云默看来,毕勤哥是一个十分不简单的军事人才,阿斯兰虽然勇冠三军,但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顶多也就是一个莽夫,此人不足为虑,他战败是迟早的事情。

    “交河、西州、高昌等城的兵力如何?“

    “这次阿斯兰几乎抽空了国内的所有兵力,每一座城池兵力的守军平均不足一千,且多的老弱病残。

    唯独高昌城例外,因为哪里是高昌的都城,现在还驻守得两万喝里可汗的近卫军,这是高昌国内最后的机动力量。”

    机会来了,此时高产国内的兵力被抽调一空,就连交河这样的州城,兵力也不足一千了。

    当下肯定不能去打交河城,喝里可汗手中还有两万近卫军驻守在高昌城,就算云默打下交河城,也守不住,反而丧失更大的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