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9章】 明争暗斗(第1/3页)  国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威廉在图赖昭安顿下来后,立即就开始写当日的战斗报告:今日下午,中国人对俄国人发动了出其不意的进攻,俄军没有多少防备,很快就被中国人全部消灭,俄军战死1277人,负伤383人(重伤员在恶劣的情况下已死亡),俘虏294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其它物资在战斗过程中,中国人发扬了积极勇敢的精神,其步炮协同水平虽然稚嫩,但还是有一定建树特别是中国人的重炮兵部队,训练有素,仅仅3轮炮击就击中了3千米以外的碉堡群,随即一一予以摧毁,为步兵进攻打开了通道中国人的曲射炮(迫击炮)火力十分凶猛,虽然对坚固的工事摧毁力度不大,但对于一般建筑物和暴露在外的人员等软目标的杀伤却十分有效,几乎所有的机枪阵地都毁于这种火力,由于此类火炮重量轻,移动方便,对于发射阵地几乎不用苛求,故在实战中运用非常方便,建议我军也大量装备(询问中国人后得知该火炮造价虽然不知,但据说比较低廉)。

    俄军虽然也拥有火炮,但基本都是山炮、野炮(中国部队没有装备山炮,而是装备了另外一种轻型步兵炮),在实战中没有展开,没有射击过哪怕一发炮弹,结果等战斗结束后全部落入中国人的手中;俄军碉堡虽然坚固,但经不住近距离大口径榴弹炮的轰击,考虑到欧洲战场的特殊性,榴弹炮一般不会抵近如此近的距离射击,因此此类永久性工事在军事上具有相当价值

    经过检查双方的军事装备,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人的装备并不弱于俄国人,中国军队普遍装备了我军(德军)通用的kar98骑枪,至于步兵部队为何装备骑枪,我们比较困惑,经过询问得知,由于中国人体格不如西方人强壮,高度也略低,因此装备枪管更短的步枪对东方人更加适合(中国人称这种步枪为元年式步枪),中国部队也装备了长柄手榴弹,在实战中这种爆炸物威力非常大,适合近距离火力支援,此类物品俄军几乎没有。另外,中国部队还普遍装备了钢盔,它的实战价值,有待证明

    在战术素养方面,中国人的部队训练还很不完善,进攻发起时的队形散乱,指挥有些脱节,遇到火力封锁后的解决办法也不是很多,但俄军更糟,第一场战斗中俄军在遭到袭击后,整整十分钟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后来也仅仅依靠永久性工事做了微弱的抵抗,全局被动挨打在另一场战斗中俄军骑兵部队对准装备了马克沁重机枪的中国部队冲击,结果全军覆灭从我军的角度来看,这两支军队都不是完全合格的军队,俄军的表现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因此中国人取得了最后胜利

    另外,经过调查发现,当地气候极其寒冷,白天温度一般在零下20度左右,到了夜间可能会下降至零下30度,这种环境造成了俄军的高死亡率,一旦战斗打响,士兵如果在负伤后一小时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中国人告诉我,越是北上,天气越是寒冷我建议,我军今后在交战过程中,一定要把气候因素考虑进去。

    威廉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堆,修改后,众人点头同意团长的评价,然后签名、封上,准备呈递给在沈阳的格尔夫。

    俄军的反应极其缓慢,马尔蒂诺夫虽然严令部队要在6个小时内对图赖昭发起进攻,但实际上,直到7点半太阳升起的时候,俄军还不见踪影。

    得知俄军大部队来袭,夏天方等人不敢怠慢,连夜命令部队修筑工事,准备应战,当然,他们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由于天寒地冻,原本4个小时要求完工的野战工事修筑,持续了六个小时还没有全部完成。

    夏天方忧心忡忡,焦急地说:“幸亏俄军动作迟缓,不然如果按照马尔蒂诺夫给他们规定的时间杀过来,我军如何御敌?”

    “是啊,等战斗回去后,咱们一定要上报大本营,在寒冷情况下修筑工事的时间要延长,以后备战要多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