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3章】 居高临下(第1/3页)  国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前线胜利的消息,鼓舞了数千万北疆民众,也格外鼓舞了沈阳、吉林兵工厂的工人,何峰在视察沈阳兵工厂时发表谈话指出:此次两大兵工厂的生产对国防军的胜利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你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根据统计,1月的前10天两厂生产又创新高,预计当月步、骑枪生产量可突破25000杆,黑龙江、吉林两省国防军提前2个月换装完毕

    1月11日,袁世凯向秦时竹发来祝贺电报,同意秦时竹对外蒙伪政府的处理决定,根据后者的报告,袁世凯同意由马占山任蒙古护军使(护军使比镇守使高一级),李春福、孙烈臣和马福祥升任绥远、察哈尔和宁夏护军使,扎木合任漠北镇守使,马占山、李春福、孙烈臣授勋五位,马福祥和扎木合授予三等嘉禾章。

    胜利的喜悦过去后,秦时竹等人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他们深知,这只不过是下一战来临前的暂时平静,还有更大的挑战等待着他们

    半个月前,江西民政长事件有了最新进展,袁世凯准汪瑞闿病假二十天,责令李烈钧‘从速筹备划分事宜,并敦促汪民政长迅行调治,刻期赴任’。李复电:‘现在正式议会行将成立,于此数月内,拟即勉为其难,于军民要政担任完全责任’(意思是你不用派人来了,来了也做不长久,还不如让我李烈钧把这几个月干完算了),实际上打算把汪推出了事。但当时欢迎汪瑞闿的江西共和党人,以江西省临时议会、教育总会、商务总会、共和党、民主党五团体名义拍电报给袁世凯,要求‘迅派镇抚使率兵来赣,协助李督剪除凶暴、安靖地方’”

    秦时竹静静地听着葛洪义的情报介绍,问道:“此事有下文吗?”

    “没有,袁世凯曾先后打算派张勋、岑春煊及孙武等人前往江西,用武力对付李烈钧。但由于李烈钧本人掌握着强大的武装,要想派兵镇压有种种困难,故而均未成行,一时舆论哄传,形势十分紧张。”

    “用实力对付实力才是最好的办法,李烈钧这个二杆子算是摸到袁世凯的门道了。”秦时竹笑道,“最近李烈钧是不是加大了从我们这里购买军火的力度?”

    “是的,他最近着急的不得了,连连催促老何速发军火,前些时节已发了一批给他了,把咱们换装下来的7000杆步枪和200万发子弹都卖给了他,还卖了他6门山炮。由于款项已超过了当月的税收抵扣,不足部分李烈钧是直接用现洋支付的。”自从达成协议,北方实业接手了湖南、江西两省不少的矿产,按照每月应缴税款的数额,折抵两省购买北疆军火的款项。谭延闿和李烈钧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军火,两大兵工厂和北方实业也得到了他们需要的原料,在这种往来中,南方的钨、铜、锡矿等资源源源不断输往北疆,各地前清时节留下来的制钱也被一股脑儿地吸引到了北疆(全部化成铜水由精练炉精练成军火原料),各地已基本看不到制钱,各省革命后新铸的铜元很多也已变成了枪弹。

    “听说这批军火被扣住了?”秦时竹狡黠地眨着眼睛,“这事是不是你通知袁世凯的?”

    “军火是被扣住了。”葛洪义点头称是,“但消息却不是我走漏的,这次是李烈钧运气不好。本来军火1月2日自秦皇岛起运,不出意外的话9日就能到九江。但在上海换船时船撞到了码头,被迫换船运输,结果就被陆建章安排的密探发现了。”

    “是远东航运的船吗?”秦时竹有些好奇,“他们怎么出这么大的漏子?”

    “不是的,远东航运目标太大,为了不趟这趟混水,按照约定,到上海后,换由招商局的轮船装运,但招商局不知道怎么搞的就出了事故。”葛洪义微微笑道,“其实消息让袁世凯知道了,对我们并无害处,现在正是挑逗他俩的时候。”

    “从秦皇岛到九江,中间要经过多少关口?袁世凯怎么可能不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