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0章】 政局乱象(第1/3页)  国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可这个来钱容易,眼看着有钱不赚,不太合理吧?”禹子谟还是有些舍不得。

    “禹兄,我跟你说,别看现在利润率这么高,但过了不久又会跌落下来的。这世界上,聪明人多得很,又不止我们几个,大家看见这些行当赚钱,肯定会想办法去经营,而且无论是面粉业也好,榨油业也罢,技术含量都比较低,三五个人一集资,资本就有了,然后再招募几个工人,就可以开业了,实在是简单的很。但北方实业不一样,我们要么不经营,要经营的话,一个是经营大规模的,另一个就是经营别人没有的”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秦时竹兴致勃勃,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几十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金矿,大批人前去挖矿,想圆自己的发财梦,但多数人悻悻而回,没有赚到大钱,但有一个小青年肯动脑筋,发了财,现在已经是华尔街的大亨了”

    “他怎么做的?”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美国著名企业家亚默尔。他原来是个农民,也卷进了当时美国加州的淘金热潮。经过几个月的淘金生活,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器械、财力和体力等方面与众多淘金者相差甚远,实在难圆淘金发财之梦。在难圆黄金梦时,他转移目光,另辟蹊径,发现荒山野谷气候燥热,饮水奇缺,淘金者很难喝到水,甚至有饥渴难忍的掘金者声称:“给我一杯清水,我愿用一块金子来换。”于是,他决定放弃淘金,转移目标——卖水。经过仔细地勘测和不懈地努力,他终于找到了可供饮用的山泉,只要把水运到矿场,便可赚大钱。他用挖金矿的铁锹挖井,掘出的不是黄金,而是地下的水。他把水送到矿场,受到淘金者的欢迎于是没过多久,他就发了财,而其它人依旧只能做他们的掘金梦。

    “我们心里其实很明白,金子比水值钱,但在那个环境下,水突然具有了突出的稀缺意义。按照西方人的经济学原理,稀缺就是珍贵的,北方实业要想大发展,就要搞稀缺类的东西。比如大家都去搞面粉业、榨油业了,我们就搞磨粉机、榨油机,他们投资的人越是多,我们的机器生意就越好做,是不是这样?”

    “有道理。”禹子谟和沈麒昌连连点头。

    “所以,现在看着赚钱的东西也许到了明年就是不怎么赚钱的了,但眼下不太赚钱的东西到了那时却变成很赚钱的了。”夏海燕补充道,“而且这当中有个准入门槛的问题,机械业比面粉业门槛高,要从机械业转入面粉业简单,但要从面粉业转入机械业就难啦北方实业一旦掌握了市场主动权和先行之利,就不是别人一步、两步能赶上的。”

    “厉害,复生,你不是一般的会做生意啊!”

    “要不你的总经理让我做?咱们俩换换,你做巡阅使?”

    “算了,算了,还是我委屈一下吧。就像周夫人刚才所说的,从机器业到面粉业容易,反之则难,从巡阅使到总经理容易,反过来就难啦!”

    哈哈哈,大家笑成一团。

    “不过,我有一个意见,希望北方实业赶紧完成。”秦时竹顺着话头提到了航运,“那就是尽快把轮船招商局打倒,把他们兼并过来”一战爆发后,各国在华轮船迅速返回本国运输,航运业大大发财,秦时竹末雨绸缪,打起盛宣怀的主意来。

    “一方面,盛宣怀还牢牢控制着轮船招商局的大权,此人在一天,就令人不安心一天,说不定哪天就将这控制权卖给日本人了。上次的事情已说明了这一点”秦时竹指的是革命初起,孙中山曾经有意用招商局抵押贷款,结果被盛宣怀操纵,招商局由此差点落入日本人之手一事。

    “另一方面,虽然现在从大连到上海之间的海运,远东航运公司已独占鳌头,基本将招商局挤出了这个领域,但在长江航线,以及上海到广州一带的海运线上,后者还有很大的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