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7章】 溢出效应(第1/3页)  国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没有收取好处,你尽管可以让特高科调查,我想提醒陆相的是,请你不要意气用事。”

    眼看两人即将发展到人身攻击,西园寺再度出来打圆场,问道:“那外相是什么意见呢?”

    内田康哉没有正面回答西园寺的问题,反而说:“现在袁世凯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问题。伊集院公使前个月打电报向我报告称:‘新政府当务之急的是整顿财政问题结果出现了大规模外债。不难看出除非实行彻底刷新,只能应付暂时,而这些外债几经周折最终将由几个列强联合起来予以提供,中国的财政必将在一定时期内被置于列国的共同监督之下。’并建议说:帝国待新政实施的时局稍稍稳定之后,逐渐开始获取利权的活动将是适宜的办法。”

    “内田君,我们现在在讨论北疆和秦时竹,你扯到袁世凯上面去干什么?” 上原勇作拍着桌子怒吼道。

    “我的意思很明确,我们如果推倒了秦时竹,那在北京的袁世凯就无人制约了,陆相难道对袁世凯有好感?难道用我们的力量把秦时竹打倒,然后让袁世凯名正言顺地接管满洲,把英美势力引进来?”

    “哼,他没有这个能耐,我们自己占领满洲。” 上原勇作不屑地说。

    “帝国有这个实力和英美法德四国对抗吗?难道要再重复上演一次干涉还辽不成?”内田的语调很平淡,但口气咄咄逼人,“日俄战争后,英美对我国已持保留和警惕的态度,如果我们打破这种平衡,必将招致他们的干涉,这对帝国是不利的。尤其是美国,对我们在朝鲜和关东州的独占经营相当不满,如果此次授人以柄,恐怕”

    “怕怕怕都是一帮软骨头。”

    “上原君,你客气点。”西园寺也有点听不下去了,“我们是在讨论战略,不是在吵架。”

    “海军是什么意见?”

    “我们认为,不管秦时竹怎么样,他目前对帝国并没有明显的敌对行为,如果以这些理由开战,在国际上交待不过去。”斋藤实悠悠地说,“眼下中国大乱刚停止,维护秩序稳定是欧美列强共同的心愿。海牙会议已证明了这一点,如果我们强要出头,冒的风险似乎太大。”

    辛亥革命前,北疆方面和日本陆军关系好,和海军关系差,但清帝退位,特别是秦时竹就任北疆巡阅使后,和日本海军的关系有了显著改善,这是由多方面原因促成的:第一,海军在华利益代表主要是大仓组财阀,分布在本溪湖一带,北疆答应与日本合作办理煤铁事业,并且已签订了合同,开始开工建设了,北疆和海军方面的利益冲突已经化解了;

    第二,北方实业成立远东航运公司后,合并了大连的政记等多家民营船运公司,实力急剧膨胀,为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从日本订购了不少船舶,有新有旧,再加上平时在大连港的维修,使得他们经常接触日本海军下属和联系单位,双方的联系进一步得到了沟通;

    第三,北方实业刚刚签订了一份造船合同,委托佐世保船厂建造一艘三万吨级的油轮,这是在海军的直接努力下促成的,算是对海军企业的关照;

    第四,海军一般由日本的贵族子弟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平民组成,对外部世界视野比较开阔,明白不是专靠武力就能达成目的的,对借口不足的动武和与英美对抗的前景根本不看好;

    第五,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日本海军、陆军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日俄战争中海军出了大力,但自身损失并不大,反观陆军,损失惨重,近20亿的军费占据了四分之三,造成了巨大赤字,需要慢慢偿还,挤压了正常的海军军费,虽然在1909以后,因为各国都投入巨资进行造舰竞赛,日本也不甘示弱,军费重新向海军倾斜,但陆军始终耿耿于怀,妄图重新夺回主动权,发动对北疆的战争,海军并没有好处,但坏处确实显而易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