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95章】 官修清史(第1/3页)  国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因为日本缺盐。”金正泰笑了,“我在日本呆了好几年,日本特别喜欢腌制的食品,食盐用量比我们要大多了。日本虽然是个岛国,四面是海,却没有多少合适地方可以开辟盐场,而用煎熬法,日本又缺木柴,成本太大。因此日本国的食盐产量并不能满足需要,日本控制下的朝鲜、台湾,同样也不盛产食盐,因此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外汇去国外购买。”

    “日本食盐用量大我已经知道了,那你知道他们一般从哪里进口呢?美国吗?”海岛国家居然缺盐,这倒是有些奇怪。

    “不,非洲。主要是从英、法两国的殖民地购买,然后千里迢迢地用海船运回来,费用很高。”金正泰解释道,“因为家里的原因,我比较关注各国的盐业,发现了这个问题,恳请主席批准。”

    秦时竹没有急着答应,反而问郑昊:“盐政我不太懂,你说朝廷为什么不批准食盐出口?”

    “说来话长,朝廷为了确保盐税,巩固引岸制度,不管怎么样都不肯在盐政上让步,盐不能出口,更不能进口。日本要买盐,提议了不知道多少次,就是没成功。卑职倒以为,卖给日本也无妨,互通有无嘛。”

    “可如果要出口,各国就肯定要求我们也开放进口,万一冲击管理统一怎么办?”王永江在旁边听了半天话,一插嘴就是关键。

    “这好办,进口要缴纳特别关税,要想在北疆销售,必须按章缴纳盐税。其实日本盐本来就不足,它根本就没有办法出口。而盐是不值钱的大宗货物,西方各国就是想出口,也因为路途遥远,运输不便不会有多少利润。”郑昊解释道,“关键是外国的精盐要来销售却有些棘手。”

    “销售精盐?”秦时竹大惊,难道现在吃的都是粗盐?就是那种大颗粒,带点黄色的类似于工业盐的东西?他把征询的目光投向了何峰。

    何峰悄悄告诉他:“不要大惊小怪,都是这样,现在国内能产精盐的,只有范旭东的厂子里有,而且产量不大。这十多年来,咱们哥几个吃的可都是粗盐我知道你不下厨房,肯定不知道这事。”

    晕!秦时竹感到一阵恶心,那黄乎乎的东西对人体有害吗?

    其他人并不知道秦时竹在想什么,倒是郑昊解释道:“所谓精盐,是在粗盐基础上精制而成的,色泽白,颗粒细小,杂质少,口感比粗盐要好,氯化钠成分很高,西欧各国通行食用精盐,日本虽然也有粗盐,但精盐所占比重已越来越大。”

    金实保眼巴巴地等着秦时竹表态,希望能听到什么好消息。秦时竹还是没有表态,只是问:“既然不能出口,又不能自由贸易,只能在引岸地销售,那么盐生产出来若是多了怎么办?中国化工也不发达,不能消耗这么多盐吧?”

    “您说得没错,盐确实不能多生产,作为专卖商,引票都有固定的生产额度,超过额度是不能销售的,这叫以销定产。若是违反,引票会被没收。”金实保终于逮住了说话的机会。

    “所以我在改革方案里也说,要遵循以销定产的方针,裁并高成本盐场。”郑昊肯定了金实保的说法。

    以销定产?怎么这么熟悉?这不是计划经济的一套嘛。秦时竹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老伯,我要恭喜你了,发财的机会到了。”

    “怎么?”金实保愣是没看出发财的可能性。

    “以销定产必须打破,改革后,你们爱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只要按章纳税,盐政处就不来干涉你们。”

    “话这么说倒简单,但若是大家都开足马力生产,岂不很快就要过剩?” 金实保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吃盐的人就那么多,南方又不能卖,日本还不知道好不好卖,若是一窝蜂地开盐场,导致盐产量过剩,会有更大的麻烦。别的不说,光是我开的盐场,如果抓紧点,产量翻一番也有可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