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81章】 太炎先生(第1/3页)  国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砰”地一声,车门打开了,广场的景色映入他的眼帘。祖国啊,我终于回来了!章炳麟在心底默默呼喊着,抬脚跨出车门,第一步踩在下车的楼梯上。秦时竹一身戎装,鼻梁上的那副眼睛更显得儒雅之气。在他身边的禹子谟小声地对他说:“复生,这就是太炎先生!”

    其实,不用禹子谟介绍,秦时竹光凭章炳麟的长相就能判断出他是谁。他快步上前,嘴里连连喊着:“欢迎太炎先生!”

    从来人的打扮和嘴里说出来的话,章炳麟断定此人就是秦时竹,知道他年轻,没想到他这么年轻。根据禹子谟的介绍,秦时竹今年虚38,但眼前这人看来顶多三十刚出头。年纪轻轻就成为一方诸侯,章炳麟心里不禁有些钦佩!他缓缓地走下楼梯,伸出自己的手,握住迎面伸来的手,两只手跨越了辽阔的海洋,终于,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一时掌声雷动,记者的相机拍个不停。

    “太炎先生,欢迎您回国!”

    “我仰慕秦都督的大名久矣!”相互寒暄中,两人关系拉近了不少。紧接着,秦时竹将在场的政府官员一一介绍给他。等所有人都与章炳麟见过礼后,秦时竹伸出右手,热情地说:“请先生陪同检阅!”

    “好!有请!”

    两人并肩缓行,卫队持枪列队,在王云山的带领下,排成整整齐齐的三排,个个精神抖擞、威武雄壮,刺刀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看得章炳麟直点头,口里不住地赞叹,“果然是威武之师!”

    秦时竹心里暗笑,这是昨天晚上王云山他们精心挑选过的,一个个都是高大挺拔、精神饱满的老兵,如果部队都是这样的兵员,现在早就打到京城去了。笑归笑,嘴上还要谦虚:“先生的文采胜于雄兵十万!”这番吹捧说的章炳麟心花怒放。

    两人边走边谈,一直走到临时搭建的台上,秦时竹将在这里致欢迎辞,众人的目光也随之聚焦到那里。“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太炎先生的到来!”台下又是热烈的掌声,章炳麟也微笑着朝四周人群挥手致意。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地欢迎太炎先生的到来,这是中国的幸事、人民的幸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先生身上,体现了三重角色第一重,先生是国学大师、硕学鸿儒,对经学、史学、文学、训诂学等各个领域有很深的造诣;第二重,他是革命元老、人民喉舌,早在11年前,他就剪辫换服,矢志反清;后来,又因为‘苏报’案而入狱,他牢底坐穿终不悔;五年前,先生刚刚被释放,又与康梁等人展开了有关革命与改良的大论战,廓清了迷雾,拓宽了视野,革命思想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先生之功莫大矣;第三重,先生是思想先驱、当世大贤,先生每痛感于中华之不振,清廷之腐朽而于心耿耿,奋笔疾书,欲唤醒我四万万之民众,又潜心研究宪政,希冀改良政治,再造中华,用心何其良苦也!我以为,从这三重角色出发,我们当敬先生之才华,赞先生之精神,慕先生之风格国家现虽大乱,然曙光已显,我深信,这将是先生大显身手的舞台”

    秦时竹的讲话很明显地将章炳麟大大赞扬了一番,对知识分子来说,这是最受用的招待和最高荣誉,他不禁有些飘飘然,又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首先要感谢秦都督,兄弟此次来东北,完全出于他的盛情邀请,东北的革命壮举,我佩服地五体投地我坚信,在秦都督的带领下,东北一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中国也将有一个美好的前途革命万岁!共和万岁!”

    随后,在群众的夹道相送下,章炳麟坐上了特意为他准备的马车,朝下榻之处奔驰而去,尽管有些颠簸,但他心涛的起伏则更大

    第二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新闻“太炎先生昨抵沈阳,数千民众夹道欢迎”,主要讲述了欢迎场面和两人的讲话,紧接着是详细报道:“昨晚,秦都督宴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