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一章 喜出望外(第1/2页)  女主播修炼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到这儿,沈嫣然不禁惋惜叹息。她放下笔,问高大鹏:“从那之后你再见过何秀和你儿子高翔吗?”

    高大鹏失望地摇了摇头,说:“没有。一晃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从来再未见过他们,算算儿子高翔已有二十五岁了。”

    孙丽云也插话道:“这二十五年间,因爷爷奶奶和父母亲都已去世,我们回去的很少。就算回去一趟,也是上过坟就走,我们对那里的感情不深,回忆起来都是心酸。”

    “村里也没人来过西藏,在他们眼里,我们已是外乡人了。我们曾把电话和在西藏的地址留给村里人,告诉他们说,如果有人找,就把电话和地址告诉来人。”高大鹏补充道。

    “我们希望何秀和儿子找到村里去,但二十几年了,我们从未听到过村里传来任何消息。何秀阿姨和儿子高翔算是彻底跟我们失去了联系。”孙丽云哽咽道。

    “别伤心别失望!我们一起努力,一定会找到你的儿子!”沈嫣然安慰道。

    “沈主播,为了我们找儿子的事,耽搁了你一个星期的时间,谢谢你了。”高大鹏和孙丽云站起了身。

    “你们的故事非常扣人并发人深省。选题已报栏目组,在下一步的寻人、拍摄和舞台呈现等方面,肯定会再烦请二位。有消息我会联系你们!”沈嫣然道。

    送走了高大鹏和孙丽云,沈嫣然合上笔记本,拷贝好谈话录音,长长地出了口气。

    对于《回家》栏目的制播流程来说,沈嫣然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发现线索和故事的初步整理。

    第二步,便是利用卫视全媒体途径,传播寻人故事,发布寻人启事,动员社会力量提供线索。同时,《回家》栏目“特派员”根据线索,实地查找失散人员。

    第三步,找到失散人员后,栏目进入实质性的拍摄阶段。之后,做好舞台呈现工作。

    在这档节目中,沈嫣然要通过谈话,理清故事脉络,并在故事的转折点巧设悬念,一次次地把剧情推向高潮。

    最好在节目结束之前再来一个意想不到,给主人公和多媒体观众、听众一个突然惊喜。

    沈嫣然明白,熟知故事是自己主持好栏目的基础,巧设话题是吸引受众的必须,而“催泪弹”是互动成功的有效武器。

    现在,沈嫣然对高大鹏夫妇生子、寻子的故事已经熟知,对各个悬念点已初步有了构想,“催泪弹”那不肖说,她在现场随手一扔,必炸得屏内屏处泪水横飞。

    沈嫣然把高大鹏夫妇留下的高翔婴儿时的照片、他们手书的亲身经历、他们夫妇俩的血型、照片以及现在的家庭住址等资料一一录入《回家》栏目大数据库。

    然后,沈嫣然又很快整理出高大鹏的寻子故事和简明扼要的寻子启事,连同照片和简短的音视频资料,一同上传到《回家》栏目络专区。

    这样,寻找何秀和高翔的信息迅速在广播、电视、络和两微一端传播开来……

    忙完这些,新一期《回家》栏目的前期储备和启动工作才算告一段落。

    暂时放松下来的沈嫣然算了一下时间——已经有七天没有回过h市,没有回过养父母家,没有去医院看望母亲和李丹阳了。

    沈嫣然拨出了李丹阳的手机号,她最担心他的病情。可每次拨,每次都不通。这次也一样。

    沈嫣然不禁忐忑不安起来。她猜想,会不会是李丹阳的病情加重,以致无法接听电话?或者李丹阳已被医生禁用了手机?

    沈嫣然的大脑里立即浮现出李丹阳病危的样子。她的心剧烈地抽搐了几下。

    沈嫣然又拨出了亲生母亲伊雅洁的手机号。自从成功换肾之后,母亲的身体恢复得不错,她应该很快接听电话。

    可奇怪的是,电话铃声响了很久,听筒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