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五章 决战(第1/2页)  明月化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权衡之下,洪承畴将步军分成三阵,中军三万人主攻清兵中间的大营剩余左右两翼的步军列出防御阵列,用于低于清兵其他营寨的援军。洪承畴很清楚,清兵的兵力不比自己少多少,在城内祖大寿人马动向不明情况下,贸然全面进攻是不智之举。

    在洪承畴指挥下,明军的进攻节奏不紧不慢。先是用二十门火炮和三十辆临时打造的投石机轰击栅栏和壁垒,然后派步阵列于壕沟五十步前刀盾兵在前,弓箭手轮射压制清兵。

    而守在栅栏和壁垒后面的清兵,操作着五十架投石机反击,并借着障碍物的掩护不断的向明军射箭不同明军的整体抛射覆盖,清兵选择了正面集射压制。

    双方你来我往,不断地有人被石弹砸中阵亡,也不断地有人中箭倒地,每个阵亡的士兵空缺,后面就会不断有人补缺空位。这个时候清兵以逸待劳的优势就显得明显,投石机数量补充了火炮的不足。栅栏和壁垒的掩护,使得清兵的伤亡要小的多。

    相比之下,明军只是占了兵力优势不断推进,两个时辰后,在损失了六门火炮和几乎所有投石机后,明朝摧毁了清兵中军的所有投石机。到了下午,在火炮助力下,明军开始在营寨上打开了几个缺口,清兵中间大营的南侧栅栏和壁垒慢慢被清除。而营中的清兵的步军只好退到一百步外第二道防线。

    攻破栅栏围墙的明军开始将阵势压进到壕沟边上,而后方早已准备的士兵用鹿车拉着石土开始填充壕沟。当壕沟被填平时刻,就是明军就会挥军冲进营寨时候。

    对明军的战术意图,负责守卫营寨的清兵将领富察莫明显非常清楚。富察莫除了指挥部众继续压制明军,还分出五千弓箭手专门射杀推运鹿车的明军士兵。这使得负责填沟明军士兵的伤亡迅速上升。

    在付出近四千的代价下,明军终于填完壕沟。洪承畴见时机成熟,便一声令下派中军的人马分出一万冲进营寨追击。清兵则是边退边战,并不时的留下部分人马断后,以阻击明军的攻势。

    见中军破营成功,两翼的明军也士气大增,就在洪承畴准备把中军的其余人马也陆续压上时,营寨里发生了变化。明军攻打下营帐很多地方开始起火,并且火速蔓延非常快!很明显,清兵在撤退时不下了陷阱,在营帐周围事先布置点火助燃之物。

    于此同时,清兵安排在战场四周虎视眈眈的四万骑兵分成左右两翼,向护卫的明军左右两阵冲击压制。

    洪承畴见势不妙,下令让中军其余人马防御阵型,掩护出火海里回撤逃生的士兵。而随着风势的影响,清兵的正中间的大营火势开始蔓延。清兵这时用营寨,消耗明军兵力!不过,洪承畴难道不知道攻破了这处大营之后,锦州城的明军就可以出城汇合了吗?还是另有打算?

    待洪承畴转头关注两翼,四万清兵骑兵又开始施展骑射的看家本领。被动防守的明军不能依靠这盾牌抵挡,在步军弓箭射程不够情况下,只好依靠着二十台弩车不断抛射弩箭来杀伤敌军。不过好景不长,一阵轰隆的炮声,一轮炮弹砸进明军密集的阵列,将两翼的步兵方阵砸了二十多个狼藉大坑。

    看到这个被动场面,洪承畴真想杀了工部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僚。此次出征前,他去工部要征调强弩,结果得到的回复是朝廷大军已经不配备三石以上强弩,工部已经六十年没有制作了!要是张居正c高拱那班人当政,决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这些东林党的小人除了争权夺利,干不出几件人事。至少,申时行那个和稀泥的首辅,都知道军备乃国之重器。

    工部尚书拒绝洪承畴的理由是:三石强弩,非一般将士臂力所能及,因不实用所有一直未打造。这下好了,六十年没做就造成新的工匠连制造的手艺都不熟练了,只能对着图纸n。

    听闻炮声的方位,洪承畴知道清兵的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