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七章 邓宽的迷茫(第1/2页)  明月化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峡以东的夷陵古路,巫山县城四周周长不到五里的城墙上,一队队白杆兵左手持着简陋的木盾,右手挺着白蜡杆做的长枪将登场的农民军捅下城墙。在他们身后站着两排弓箭手,轮流上前,在木盾的掩护下向攻城的农民军射去。

    这已经是第三天的攻城了,但是张献忠的大军始终无法攻破这座小城池。长相本来就类似猛张飞的张献忠在阵后大声怒骂,对将士们的战果极为不满。自从去年冬天和李自成合伙攻陷了襄阳城后,两班人马瓜分了战利品后就分道扬镳。他张献忠连克随州c麻城c黄州等州县曾经一度攻到汉口镇。

    由于明军把长江北岸的船只都征调走,张献忠无法率军南渡,只好改道向东边进军。结果到蕲春就遭遇了杨嗣昌从安微而来的官军。几轮交战后,双方不分高下,张献忠不想让自己新征召的新兵就此受损,便甩开官兵,向西边进军。

    在江陵时,驻守在江陵的刘国能不肯投降,但念在过去的旧情份上,双方都压制自己部众,避免在这个节眼上开战。绕过江陵后,张献忠又克宜昌等州县。但是,到了巫山县,却绕不过去了。通往四川的夷陵古道就从巫山县城穿过。连绕道都是不行的。

    可偏偏秦良玉的两万白杆兵就驻扎在巫山县!

    势力大增的张献忠,指使着九万人马轮番攻城。但现实是,巫山县虽然城池狭但是南临长江江边,北连巫山的悬崖峭壁。所能够提供兵力展开的,也只有东城一里宽的城墙位置。这三天下来,让张献忠损失千多人,但依旧毫无进展即便损失的很多是新兵,也让他感觉到肉疼!

    发泄完怒气后,张献忠情绪恢复平静。重新整顿人马后,他率领部众向北而去,留下一个空营地给官军。

    秦良玉一身戎装站在城楼上,冷冷的目送张献忠的的大军离去,没有安排任何追进行动。

    二十天前,秦良玉接到督师杨嗣昌的军令,让她带领四万川军向东进道宜昌一带,以策应杨嗣昌从安徽合肥的调集的官军。但秦良玉拒绝了军令,对杨嗣昌的指挥调度视而不见。这二十多年的剿匪作战,让她这位巾帼英雄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身心。秦良玉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安稳四川的局面,至于外面的世界,她不想过问了,也无心过问。

    朝廷这么多年来,各省的巡抚和总督换了一任又一任,每个人上任后都换一种论调。以前,每次都是川军鞍前马后配合着追击叛军但每次她带兵前脚从四川离开,乱军后脚就进入四川,每次受损失都是四川百姓。

    所以,她对朝廷朝廷各位钦差督抚没有好感,哪怕是声名赫赫的洪承畴,也无法真正调度她的人马。

    在加上她年轻时受到过朝廷不公平待遇,她丈夫就是冤屈而死,她被人也受过不白之冤。而这种黑白颠倒,文过饰非的就是这些督抚老爷的拿手好戏。所以,她骨子里对这些督抚文官透着一些不信任。作为一个四川土司将领,她现在只关爱四川的军民,仅此而已。

    现在这位杨督师,她更是完全不感冒。以她的统军经验,张献忠一旦在湖北受阻就必定会想办法窜入四川作乱所以她没有贸然进军,而是守在巫山县这个入川的门户之处。果然,元月二十,杨嗣昌在纠结南京c江苏c安徽三省万地方兵马之后,挥军从蕲春进入湖北,在黄州c麻城连续与张献忠人马交战数场。占不到便宜的张献忠企图挥军入川,于是,便有巫县这三天的战事。

    霸州城门,一脸马车缓缓的驶出城门,马车的前后两侧跟着四个骑马的侍从。邓宽拉开马车的窗帘,目光疑视着这城门附近的流浪平民。

    这些人衣衫褴褛,在路边上随便用树枝和茅草搭起来的简陋棚屋单单出现在邓宽的视野里,就足足有三百多号人。靠近城墙附近的空地上,有一个长二十丈宽十丈的一个大棚子,那里搭了十个灶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