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一章 孙承宗的失踪(第1/2页)  明月化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军再次列出三道锋失阵型冲向正面的敌军,朦胧的月光下,只有马蹄踏在大地上的震动巨响和黑暗的潮水涌动。双方骑兵都在急速奔驰,临阵只有两发骑射,就饥渴迎来惨烈近战冲撞!

    战马与战马的对撞,使得双方士兵同时翻身倒地。运气好的,还能起身拔刀再战,有一线生机;运气不好的就被奔驰而过战马踏成粉碎。在远射上,蒙古兵继承了他们传统的骑射优势;在近战上,明军的一丈三尺的骑枪显示出冲撞威力。往往奔射过程,明军不断的中箭落马的人数要多于蒙古军;近战拼杀时,明军则占优势,的长枪撩开蒙古兵的弯刀,将敌兵刺落马下,然后拔出佩剑迎者第二波敌骑的弯刀。

    明军的骑战近身格斗武器,除了长枪就是朴刀和长剑。长枪占优,但是普通的刀剑对上对方圆弧弯刀就吃亏。总体来说,向东面冲锋过程,明军和蒙古的战损是三比二的比例。

    不过,此时谁也没空核算这个细节,将士们冲过第一波没死就,就迎战第二波,紧接着是第三波。只有没死就往前冲,落马就意味着九死一生。三波过后,位于中间的曹文诏准备集结兵力,再次穿过蒙古兵;但是接下来的一幕改变了他的决定。

    一队全身漆黑的骑兵,高举着骑枪,也列出锋失阵像明军发起了冲锋。但是那起步的速度和沉重的马蹄上,还有全身在月光下发出幽芒的色泽,都告诉曹文诏,这是重装骑兵!有辽东的同僚曾经说起,满人有两万全身连人带马都是铁甲武装的重骑兵!看来,眼前的这队就是了。轻骑兵面对重骑兵,唯一可行的战术就是跑远,然后以远程骑射吊着对方。

    而现在,重骑兵已经发起正面的冲锋,周围又有蒙古轻骑兵协同作战。明军没有时间拉开足够空间去纠缠了,必须马上提前开始计划!在曹文诏的军令下,身后的亲兵向天上射出三支火箭后,所有明军骑兵见到信号,突然全部掉头向北冲锋。

    即使如此,有本位于靠南边的右翼明军被冲锋的清兵重骑拦腰冲散。凡是被重骑兵冲撞的明军,都纷纷战马倒地,人员腾飞后落地;重骑过后,留下一地的尸体和零散的残兵。

    曹文诏忍着眼泪,狠下心来继续帅剩余人马向北而去,不久就与侧翼的镶蓝旗骑兵冲杀在一起。交战了二刻钟,明军余部直接突冲出北面的包围圈,向东而去。此时,曹文诏身边只有不到二千人马!其他各部已经溃散开了。

    收拢人马是不可能的人,按照事前的约定,剩下的各部人马能有多少到京城看各部将领的本事,各安天命了。不幸中的万幸,黑夜提供了小股骑兵的逃跑掩护,而明军对京畿周围的地形要比清兵熟悉一些。

    崇祯二年二月二十三,西北和关内两路的勤王兵马入京。曹文诏带的三万骑兵到京时,最后收拢起来只剩下一万三千人;基本是打残了,没有休整一段时间是无力再战。此战,如果不是有神秘人事先透露两万步兵的伏击消息,只怕曹文诏会全军覆没。至于那位高公公和他几名随从,在突围过程被那个名叫周煦参将直接手起刀落干掉。理由是:不能让这个祸根回京城,大帅不便做的是事情,兄弟们代劳了。

    此战,使得原本名声不显的多尔衮,在各方势力情报里声名鹊起,在大明朝廷和明军体系内也凶名滔滔。

    而关宁军副总兵吴三桂带的两万骑兵,则经过三天的游斗就成之后,摆脱了鳌拜的追杀。最后,带领一万五千余人从宣武门入京。

    两路勤王大军的伤亡惨重,使得崇祯清醒过来;他听从了杨嗣昌的谏言,没有继续派人敦促洪承畴急着赶到京城,而是遣使允许洪承畴便宜行事。这使得洪承畴得到了充足的时间去他的布局,为后面几个月局势的逆转取得了转机。

    在豪格分散队伍的抢粮行动,让北直隶的百姓雪上加霜。各州县的乡勇根本不是清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