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五章 清兵二入关(第2/3页)  明月化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营仅有的六万人马死守九门。连京城内的各大街道也全部戒严,百姓全部被赶回家紧关家门。

    清兵的顺义大营里,皇太极脸色血气红润,看样子是走了去冬季的败战阴影。苏克萨哈c鳌拜c多尔衮c阿齐格c多铎c穆顺c豪格等老少将领尽数从军,皇太极这次带了清兵本部的七万骑兵和二万步兵,同时诏令科尔沁c科布多c哈察尔三部带领六万人马随同入关。

    皇太极给留守盛京的莽古尔泰留下了三万骑兵和三万步兵,那六万人马防备锦州的明军和青龙帮搓搓有余。皇太极虽然攻打关岭失利,但对自己的八旗军野战能力还是极为自信的。

    对着舆图,皇太极对众将说道:“多亏了范先生留下的细作,才让我军对北京周围的防务布置一清二楚。明军在关内防线自不必说,他们也吸取九年前的教训,在喜峰口布下了三千人马守山道。可惜,他们对古北口的毫无方法,汉人那句话怎么说来的?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众将也跟着大笑,这次如雷霆般入关,打了明朝一个措手不及。着实让清兵出了一口恶气!面对明军,满清八旗从来没有畏惧感,就算是三年前在尚义山谷被伏击,也是哈察尔王子犯浑造成的。正面野战,他们从未败给明军。

    “最新的侦骑回报,除了北京城的六万守备军,关宁军约三万人已经到了蓟州。明军其他的军队还没有消息,所以,我大清眼下最重要的是把握眼前的这段时间,为大清谋取足够的利益”,皇太极对众将侃侃而谈。

    多尔衮站了出来,说道:“皇上,臣弟请命,愿率三万人马打败关宁军。三万对三万,臣弟愿立军令状!”,多尔衮被皇太极重新启用后,屡次在危机关头担任断后角色,表现的很有大将风范。

    听到小叔叔请命,豪格也战了出来请命说道:“皇阿玛,儿臣也愿意请命一战!关宁军是我大清手下败将,这一次也不例外!”。不知为什么,豪格天生就不喜欢多尔衮。做为皇长子,他成年后表现出很强建功立业;这也是皇太极对他比较欣赏的一面,没有哪个皇帝喜欢自己儿子是个唯唯诺诺的软蛋。

    其他众将也有心请战立功,但不敢和爱新觉罗家的人抢功劳。

    皇太极微微一笑说道:“不急,这战不是这样打的。除了关宁军,明朝的主战精锐军队还有好几路。镇守宣府大同的曹文诏统领的七万人马离京城最近,这一路兵马快则五天,慢则十天就能到北京。位于中原河南洛阳的洪承畴统领的六万人马,这一路如果北上,一个月能到京城。此外,还有陕西西安的孙传庭统领的六万兵马和湖广一带熊文灿的八万兵马。最后俩路人马,路途遥远可暂且不论。但是,其他几路必须好好筹划一番怎么应对”。

    “当年范先生在世时,曾说起北京城不可强攻;攻打北京城需要合适的时机,否则会重蹈当年瓦刺太师也先的覆辙。所以,此次入关,我军当仿当年的大凌河之战打法。就是围困北京城,但围而不攻!我大清主力人马转而攻打援军以歼灭明军精锐部队为要务”。

    听皇太极这么一说,众将知道皇帝胸有成竹,等着听旨意就成。

    “鳌拜听令!你领二万骑兵盯住蓟州的关宁军,如果他们守着蓟州城不动,你监视即可;如果他们出城,你就寻找战机打败乃至歼灭敌军!”

    “奴才领命!”

    “豪格听令!你领二万骑兵和二万步兵,扫平北京城南边的霸州c涿州c廊州一带,筹集粮草六十万石!朕给你二十天时间,如不能按时复命,则以军令论处!”。清兵入关五天,仅仅筹集到三十万石粮食,把附近稍微有点余量的大户人家都抢了。

    京畿不是主要产粮区,这也是到极限了。皇太极去年冬天打关岭死了七万奴兵,今天开春种粮食的人就更少了;如果此时不抢够粮食,辽东今年的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